饮料双寡头之 伊利股份

我热衷于研究食品饮料板块。个人浅谈伊利:

伊利股份是一家奶制品的消费类公司。是国内奶制品领域的龙头企业。

伊利的盈利模式其实非常简单,生产、加工奶制品,然后卖出去,赚得价差利润。

具体来看,伊利作为一家食品消费类企业,能够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应该看两点:品牌和渠道。

很简单,销售利润=销售量x单品利润。所以销售贸易类赚钱就两种途径,一种薄利多销,一种高溢价。

在奶制品行业来说,牛奶保质期短是该行业的重要掣肘。所以,低端奶制品和高端奶制品注定只能小范围供应,而伊利采用的处理方式使得牛奶的保质期延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运输。

但是这种技术并不是多么高端,所以,这时候让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原因就是品牌了,而强大的渠道能保证消费者知道这个品牌,在超市也能看到这个品牌的产品。

因此,伊利的护城河是其大健康品牌赋值以及强大的渠道能力共同构成的。伊利在战略上先发制人,使得其品牌和渠道形成良好的正反馈,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加强。


而伊利的产品能够出现在各县级城市的小超市里面,就能够说明他的渠道的强大,至于他是通过渠道商返利还是什么其他手段来加强渠道的,其实不重要。他的产品能够出现在十八线城市的小超市就可以了。

前几年,在一种消费升级的预期下,很多人说伊利的奶制品不够健康。直白说就是不够高端了,配不上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我当时也有这样的疑虑,毕竟中国人还是很有钱,敢消费,爱健康。


仔细斟酌的话,底端奶是一定会逐步淘汰的,起码随着社会发展,能喝上正常牛奶才是一个应该的趋势。而高端奶的高成本和加工特点使得他只能小范围的流通,所以,其利润是有限的,我没有找到一家公司做高端奶制品身价上百亿人民币的;其次,我也不相信中国人的消费水平能够把一家做高端奶制品的公司支撑到百亿身家。

现在伊利在国内算是一家独大,蒙牛对其竞争威胁已经越来越小。食品行业最怕出安全问题,如果伊利出现了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公司直接被干掉了,这种可能很小。

消费升级是一个大趋势,现阶段伊利占领好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新的产品线:矿泉水,冷饮冰淇淋,奶粉,高端牛奶。未来构筑一个中国的“达能”可期。

风险点:食品安全,宗教影响(清z)

本文章不构成投资意见

本人之前写过的文章有: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KO):巴菲特价值投资极致代表》

https://www.jianshu.com/p/b2d1ad0e8a02

涪陵榨菜《涪陵榨菜 佐料界茅台》

https://www.jianshu.com/p/ac987590e125

五粮液《小谈五粮液》

https://www.jianshu.com/p/cd2336eaf266

你可能感兴趣的:(饮料双寡头之 伊利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