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跑步姿势对了吗?

跑步虽然是最常见的锻炼方法,但跑步的要求却不简单。跑步的姿势不正确,不仅达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有人可能有疑问:“跑步不就是比走路快点,跑起来就可以吗?”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新手菜鸟学起来!

跑步姿势概况:头部自然、眼平视、收腹、含胸、上体稍前倾;上肢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以髋为轴,核心发力,带动下肢送髋-前摆-后蹬,足底基本同时落地,高水平速度快跑者基本属于前脚掌部分略微先落地; 初级跑者速度较慢者由足跟足弓着地过度到前脚掌;上坡重心前倾;下坡身体重心后仰;根据强度自动适应舒适呼吸节奏;

01

上体姿势要求

跑步过程中,上体稍前倾、头部自然、眼平视、收腹(不是刻意吸肚子,而要通过平时的腹肌练习,达到自然收腹效果)、含胸(不是挺胸,挺胸跑会造成腰部过度紧张,产生劳损)。



头不要往上看


不要低头


02

上肢(摆臂)技术动作要求

两臂稍微离开躯干,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摆幅要适当,不要过大。前不露肘,后不漏手。在矢状面摆动。

肩不要晃动太大幅度,也不要太紧绷


手不要握紧


双手要放松

03

下肢技术动作要求

主要分为前支撑阶段-缓冲阶段-后支撑阶段。髋关节伸展及时、有力,当摆动腿通过身体垂直部位向前摆动时,支撑腿的各个环节要迅速蹬伸,当后蹬腿的大腿开始向前摆动时,小腿随惯性自然摆起膝关节弯曲,形成大小腿折叠的姿势,当摆动腿的大腿开始下落时,膝关节亦随之自然伸直,并用脚前掌落地。

04

落地技术要求

整个足底基本同时落地,高水平速度快跑者前脚掌部分略微先落地; 初级跑者速度较慢者由足跟足弓着地过度到前脚掌;身体重心仍然压在前脚掌部位,错误前脚掌落地技术理解为:翘着脚尖跑,脚后跟不落地,小腿肌肉会过度紧张、乳酸堆积也快,时间久容易出现抽筋、胫骨痛、跟腱痛。

05

上坡技术

身体重心前倾(压),前脚掌蹬地,加快摆臂频率和脚下频率,步幅稍缩小。上坡对于刚开始跑步的跑者来讲,跑起来会很吃力,很大程度上是混合氧代谢训练,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方式,但这种上坡训练有利于发展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臀部力量以及提高混合氧代谢能力。

06

下坡技术

下坡技术要领和上坡技术要领基本相反。下坡时身体重心后仰,脚后跟蹬地,两臂夹紧,控制身体平衡,步幅稍加大,注意力集中。

07

呼吸节奏

那么有特定的呼吸频率吗?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还是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其实并没有特定的规则。特别是初级跑者,不要太追求呼吸节奏。

呼吸频率完全视你的运动水平、运动强度(配速)而定,它会自动适应跑步节奏与强度。心脏、肺部和双腿会跟着跑步进行默契的调节,让身体以自然的速度奔跑,无需刻意,否则反而会出现技术不协调、引起岔气等状况。

小窍门:在跑步中,应该关注的是呼气,而不是拼命吸气。尽量呼出较多,在呼气末,不用特别用力,自然吸气就多。而且呼气更倾向于放松过程,呼气多一点不会额外费力,而吸气时呼吸肌是收缩的,光靠拼命吸气只能让你更累。

08

培养步频-步幅

步频自然对应着摆臂,总体的要求要“轻”“快”,适当加快步频、控制步幅有许多好处,比如可以有效减少腾空的时间,让动作更多的“向前”而不是“向上”,重心稳定,减少刹车效应,减少冲击力等等。让身体重心向前倾,避免落地的时候过度往前迈

从马拉松技术角度分析:亚洲人更适合采取摆臂幅度小、脚下节奏快的跑法。黄永祚、高桥尚子、包括我国著名中长跑运动员奥运冠军王军霞、邢慧娜、白雪也基本都是采用“高频率、快节奏”的跑步技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跑步姿势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