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任性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妥协"还是应该"坚持原则”?

儒家认为:君子处事,惟义所在,不拘泥于文字。所以,当孩子任性的时候,我们先判断孩子的任性是否合乎“义”?合乎“义”,家长就应该妥协,反之,必须坚持,这是一个基于“义”而动态变化的判断。

“义”又分成两种:

一是家长的“义”:

比如,爸爸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玩《王者荣耀》,但是爸爸要求儿子不能每天玩手机游戏。今天,儿子提出:自己不能玩游戏,爸爸也不能玩游戏,但是爸爸说自己可以玩,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image

这时,谁合乎“义”,谁不合乎“义”呢?可能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关键在于你是否认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

如果你认同教化天下要先改变国家,教化国家要先改变家庭,教化家庭要先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一切都由己及人,那么此时爸爸就不合乎“义”,家长应该妥协。

二是孩子的“义”:

比如,当孩子在学校提出这个要求时,会不会被老师和同学所接受?如果不被接受,那就是“不义”,那么家长就要坚持原则。

比如,到点吃饭了,他说不想吃饭,想吃零食,这个要求在学校肯定不会被接受,所以在家里,家长就必须纠正孩子的“不义”行为。

image

因为孩子需要真实世界的真实反馈:哪些行为是“义”,哪些是“不义”。因为老师和家长不可能给孩子穷尽:所有的情况下的所有行为是否合乎“义”。孩子必须不停地做出尝试,然后得到真实的回馈,慢慢他就知道“义”和“不义”之间的关系。

理解这种关系之后,他才能举一反三地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很多孩子被称为熊孩子,本质上,是他不知道在某个场合,某些行为是“不义”的。

比如,在高铁上,有些熊孩子会很大声地说话,又爬上爬下,旁边的乘客受到了严总的影响,但是,你观察他们的父母,最多就说一两句“不要这样了”,然后就只顾地忙自己的事了。

image

这就是典型情况:家长没针对孩子的行为给予真实世界的反馈,孩子根本没概念,在这个场景里的这个行为是不合乎“义”的。

如果,家长平时在家里就教育熊孩子的“不义”行为,熊孩子就不会变成熊孩子。

所以,当孩子任性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妥协"还是应该"坚持原则”?

这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优秀的父母“惟义所在”地教育孩子,平庸的父母“顺我者昌”地“统治”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孩子任性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妥协"还是应该"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