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功成身遂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

图片刘伯温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伯温立有汗马功劳,受到重赏高封,但他却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功成身遂。为什么呢?

原来,他深知“可共患难却难同富贵”的道理。他请辞,是为了避免卷入官场斗争之祸患,为保身安泰,安享晚年。

在他自己看来,少年时所立下的报国之志已经实现,自己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也已经到头了,别无所求。而且,自己性格豪爽,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直言快语,曾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但同时也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而且,就是在朱元璋面前,他也经常直谏不讳。

图片发自App

所谓“伴君如伴虎”,谁知道哪天龙颜大怒,自己的性命就难保了。宦海浮沉,高处不胜寒,不如一介平民,踏实过日子来得坦然。所以他决定尽早从官场旋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告老还乡,过悠闲的平民生活,乐得清闲快乐。

经他再三请辞,朱元璋同意他告老还乡。于是,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

他在乡下每天读书吟诗,饮酒下棋为乐,谢绝与官府的一切来往,静心修养,悠哉乐哉。

由于刘伯温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深知潜在的危险,所以决定“悠兮其贵言”,并“功成事遂”,过与世无争、自然无为的晚年生活,才避免了杀身之祸。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伯温功成身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