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克制倾诉欲

       作家柯切托夫说过"生活就是生活,应当教会人们善于克制自己。"

       从前,我们总觉喜欢心直口快,遇到什么事情都想立马和身边人说,经历多了,才逐渐发现:倾诉太多,惹人厌烦,炫耀太多,惹人嫉妒。

       肆意放纵的人生,终究会处处碰壁。细想下来也会发现,其实没有人喜欢听抱怨的话,喜欢听负能量的话,也不愿意听大肆的炫耀。

      尝过人情冷暖后,我们应该明白:成年人做最好的活法是学会自我克制。

       小说《苦恼》中,有一位马车夫叫约纳。约纳妻子早亡。儿子在不久前死于热病,,而唯一的女儿远在乡下。他丧子之痛无人慰藉,满心愁苦无处倾诉,于是意志消沉,终日郁郁寡欢。每天赶车时,约纳总在想:我该和谁倾诉我的悲伤呢?

       一天他忍不住和一位乘客倾诉:老爷,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他絮絮叨叨说着儿子的死因,倾诉了好久还是没有得到客户的安慰。他扭头一看,客户早就不耐烦的闭上了眼睛,不愿意听他说下去了。他觉得好难过,不久后他又拉了三个年轻人,又絮絮叨叨说起: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不一会就被打断“大家都会死的。”约纳寻寻觅觅了一天都没有找到一个愿意听他倾诉的人。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周国平写的《妞妞》。周国平在写《妞妞》时,也是刚刚痛失爱女,但他不像约纳,四处找人诉苦,而是默默用笔写下了和妞妞相处的温馨过往。就像他在书中写的:“我只是一个忍受着人间平常苦难的普通人。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年少时,我们总害怕一个人面对挫折,渴望有人懂,有人陪,有人驱散阴霾。

      成年后,我们已经到了扛事的年龄,凡事学着自愈,而不是一味找人倾诉,抱怨,用自己的痛苦打扰别人。哪怕是再好的朋友,也不喜欢听你诉苦和抱怨。一开始对方出于礼貌可能会安慰你,回应你,时间久了其实我们都是会烦的。

       毕竟,我们的琐事,或许会打乱别人的节奏,我们的心事,可能会影响他人的情绪。况且,别人的同情,不一定能够抚平我们的伤口,但是别人的冷漠,却会让我们愁上加愁。

       成年人的世界多的是不被理解,有人理解是意外,有人倾听是幸运。无人心疼时,也要好好爱自己。没有倾诉的对象,就要学会自己抱紧自己,自己给自己给撑伞,没有依靠的时候,自己做自己的依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克制倾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