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做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尊重规律,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要大力推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要着眼长远减少黄河水旱灾害,加强科学研究,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各类灾害能力。要采取有效举措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要大力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加强统筹协调,落实沿黄各省区和有关部门主体责任,加快制定实施具体规划、实施方案和政策体系,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摘自求是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从高速期转向质量期,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日益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广泛的关注,说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在不断增长,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物质生活提高了,人民从“温饱”到“环保”的转变,从“生存”到“生活”“生态”的转变,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执政使命所在,也是党工作的生动实践。

      天灾犹可恕,人祸不可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祸,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党员干部作为一个地方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对生态环境负有重大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实质问责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

      党员干部对环保问题要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根本的扭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扭转以前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的思想,要转变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意识,要从内心去接受守住绿水青山就守住了金山银山。将生态环境是人民福祉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员干部要咬紧牙关,生态保护不动摇,守好红线不松口。从巡视情况看,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态度更加积极,管党治党责任意识整体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持续向上向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和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等方面,积极履职、扎实工作。同时,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要高度重视,在整改落实上较真碰硬,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把抓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意识上将政绩等于经济,行动上将发展视为破坏等错误观念。要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成为党员干部评价组成部分。

      党员干部要做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让人民群众眼见绿水青山、鼻嗅新鲜空气、耳听欢声笑语,共享人与自然和谐硕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党员干部要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做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