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甘特图这么用!拆《只管去做》片段

书名《只管去做》P93-96

“标准的甘特图比较复杂,对我们管理年度计划中的项目来说,你可以用我简化后的版本。
第一步,画图。准备一张A4纸,然后横过来,在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横线,在纵向的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竖线。横线上面标上12个刻度,表示12个月。然后把你年度九宫格里写的今年的目标一条一条地写在左下方的区域。”
“第二步,填充。预估每个年度目标的起止时间,这时候最好打个草稿,写下计划完成每个项目的时间段,稍微调整一下,觉得没问题了,再画到甘特图上。具体画法是用空心的方框覆盖这个区域,比如说打算5~6月初实现英雄之旅,那么就从5月这里开始,画一个方框到6月过三分之一的位置,以此类推。这就是甘特图的第一个作用:让所有项目的进度一目了然。
“第三步,调整。年度计划不用调整得太频繁,每月一次就行了,我们可以每月的最后一天用来更新这幅甘特图。拿‘写时间管理书’来举例,这个月计划写完第一章,有可能会产生三种情况:
正常推进,第一章顺利写完了,那么就把这个月的进度涂成实心即可;
超前完成了,比如说不仅写完了第一章,第二章也完成了4000字,相当于提前完成了下个月三分之一的进度,那么可以把超前的部分也涂成实心,下个月就可以轻松一点;进度滞后了,比如第一章只写了三分之二,那么就涂上一小段的进度,这就在提醒你,下个月要努力多写一点才能赶上进度。
“这就是甘特图的第二个作用:根据上个月项目的进展来调整下个月的计划,提前让你紧张起来,别总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去补。对于极限生存上瘾的人,即使每个月都是一次极限生存,也不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就这简单的三步,一幅年度计划甘特图就画好啦。”

这年头做年度计划不再新鲜,但很多人今年的年度计划上摆的还是3年前的事情。很多计划只是计划,没有变成现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推进和执行到位,上文的甘特图就能帮我们解决计划落实的问题,让梦想照进现实。
如何做呢?
①画图。在一张横向的A4纸三分之一处位置画一条横线,在纵向的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竖线。竖线右侧标上12个月,左侧标上项目。
②预估时间。预估每个项目的时间,画一个空白方框。
③填充。把自己目前已经完成的部分填充上,如此工作进度一目了然。
④调整。看到工作进度条,就知道自己的工作是超前还是落后了,进而有助于帮助我们调整进度。
什么时候用?
①有限定时间的项目,需要对重要项目需要跟进时。
②对于截止日期不是很明晰的项目,需要让我们工作保持一定的节奏感时。
③用于检测工作进度时。

A1:每年我都会做年度计划,有的写下来写做到了,比如难度较低的旅游休闲项目,有的则是写了当摆设了。尤其对于不够笃定的事情或者很多没有及时反馈的事情,做着做着就中断了。还有一些不紧迫的工作,比如读书,比如学习网课,往往就被落下了。现在反思一下,我没有把一件一件事情当做必须完成的项目去做,没有可视化,也没有预估大概会花多少时间来完成,也没有进度条的提示,所以也就无法调整和优化策略,最终甚至根本没有启动。现在发现,其实缺少项目管理工具。

A2:看了片段之后,我拿出了自己的"生命之花“八象限,挑出了一些重要又难啃的骨头,即一个个项目,画了一张甘特图。我把所有项目放在甘特图左侧,审视当前工作完成状态。比如我要在生孩子(6月初)之前完成博士论文粗稿。我预估了一下,我有5个月的时间,如果写5万字,每个月需要完成1万字,每天也就是300字左右。而我的高精力时段一般在晚上22:00-24:00,每天花一个小时来写作就可以了。而对于其他次级项目,可以选择在其他时间段来完成。因此,这个项目就拆解为每天22:00-23:30之间完成300字书稿攥写。另外,为确保每天的任务完成,我考虑了时间、精力、环境、外力各方面因素后,还找了一个论文写作伙伴,我们相互监督,提醒对方完成每天的写作任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甘特图这么用!拆《只管去做》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