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31组+张智红+【202002训练营-W2D1-引领性指标】

拆页:引领性指标(P53)

1 R原文

摘自图书:《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

下边我们来深入讨论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的区别。滞后性指标是对你想要达到结果的衡量指标,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滞后性指标,是因为在你获得它的数据之时,所有事情都已经发生得到结果了,所以这些指标就总是滞后的。最重要目标中的,到某个时间,从X提升到Y,就是一个滞后性指标,但是最重要目标并非现实世界中唯一的滞后性指标。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事务中充满了无数的滞后性指标,比如说收益率、支付能力、库存数量、住院率、资产利用率等等。

引领性指标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预告结果。引领性指标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引领性指标具有预见性。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引领性指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根据这个推断出滞后性指标之后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二,引领性指标是可控的,它可以被你的团队所影响,这意味着,你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促使引领性指标发生变化。

2 作业

【Step1:I】

指标有两种,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滞后性指标一般指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给自己做的或长或短的一个结果性指标,比如我计划在今年内瘦身10斤,则这个“瘦身10斤”为一个我今年的滞后性指标;

引领性的两个特点是预见性和可控性,可对你阶段性滞后指标的可行性有一定的预测,并可通过控制引领性指标以达到最终完成滞后性指标的目的,如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每个月瘦身1斤(指引性指标)来达到今年内瘦身10斤的结果,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月未瘦超过1斤,那么在下个月可能要通过瘦身更多来完成最终10斤的结果。

重点词:“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

重点句:

①    滞后性指标是对你想要达到结果的衡量指标,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滞后性指标,是因为在你获得它的数据之时,所有事情都已经发生得到结果了,所以这些指标就总是滞后的。

②    引领性指标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引领性指标具有预见性。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引领性指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根据这个推断出滞后性指标之后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二,引领性指标是可控的,它可以被你的团队所影响,这意味着,你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促使引领性指标发生变化。

WHAT:作者提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在给自己设定指标时要同时有“滞后性指标”+“引领性指标”这两个指标才使得最终的目标更可完成。

HOW:

①  设定一个想要完成的阶段性滞后指标,如在某次的马拉松比赛中完成50公里的跑步比赛;

②  根据个人情况分解阶段性目标,如过程中分成”10+10+10+10+10”(指引性指标)的模式,则感觉会好完成些。

WHY:

因为一个滞后性指标是一段时间内的目标,总是会受到一些个人或外部情况影响,如未加干预则最终多数无法发成,比如我去年也想一年内减重10斤,但是没有分解目标,一开始减了几斤,后来反弹,心想可能完不成了,就放弃了。

WHERE:

①    使用条件:两个指标的制定要符合SMART原则;指标要与个人的渴望和利益强相关;

②    可能的场景:多适用于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人想要完成的绩效以及生活习惯目标等的设定和执行。

【Step2:A】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要求:符合A1便签的标准——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①    故事:去年我心血来潮,买了些毛笔和字帖,想学习毛笔字,刚开始有新鲜劲练了几天,写着写着发现很难写好也就没了兴趣,便搁置了。

②  对应:当时只是买了字帖,放在桌子上随时有兴趣了就写两笔,但是长时间不写也很占地方还落灰,就收起来了。

③  反思:对于兴趣没有确定是真的喜欢还是一时兴起,且没有比较好的计划和想达成的目标让自己把兴趣养成习惯。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要求:符合A2便签的标准——目标、行动、关联、可控

①  目标:(滞后性指标)今年内写好毛笔字,并养成练毛笔字的习惯;

②  行动:2月-4月每周三天(周二、周四、周日)晚饭后(20:00-20:10)练习,完成一册字帖(指引性指标);

③  5月后每天晚饭后(20:00-20:10)练习,每次15-20分钟,完成2册字帖(指引性指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员+31组+张智红+【202002训练营-W2D1-引领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