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反思:怎样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

昨天跟同事一起聊天,他说他遇到的问题,但主管在,于是他的问题立马变成了增加给我的任务。

工作本来就挺忙,又叠加了其他任务。这让我感觉不爽,就直接说了,每天要做的事情,罗列起来一大堆。

这时候主管就很不开心,特别直接怼了我。另一个同事也直说我:混的不行。其实我当时感觉挺难受,很扎心。

接下来两三个小时都在想他说的这句话:混的不行。这背后有什么潜台词?

第一,是我得不到上司的支持。我感觉主管总是投诉我,指责我,每一次说话都是告诉我哪个地方做错了。

他可能感觉我干活不行,可我每次都把交代的工作都做了呀。最开始时出错,需要他帮忙收拾烂摊子。

可能每个人对烂摊子都讨厌。

第二,好像在说我生存环境不好。好像也是,我确实觉得这份工作,在谋杀我的热情快乐。好像让我在变得不开心。

《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体验了几个月在底层的生活,猛然发现底薪、过于繁琐的工作,把人变得苛刻,狡猾,满怀怨恨。

当时她的工作是沃尔玛的售货员,需要把客户弄乱的架子,试过的衣服重新整理起来。因为客户的粗心和懒惰,才需要不断的收拾东西。

每一分钟跟下一分钟都一样,每一天都差不多,工作几个月就好像老了好几岁。当我小时为单位,卖掉我的时间,我可能没意识到,我卖掉的是自己的生命。

而且这好像是一个恶性循环,越穷越不能停止工作,越不停止工作也会越穷。因为薪水本来就很低,只够你日常开销,只够活着。

我在想自己的处境,有什么有价值的事?我要找到好的方面,找到价值、意义,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意义是一个很好的发动机,让我能不停的奔跑着。也是心理学,一个资深的疗法,用来帮助一个人更好的活着。

同时意义也是一个降落伞,让我们处于低谷时,不至于一下从天上摔下来。可以有一个宝贵的缓冲。

意义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被碰撞出来的。发现意义的第一步是:要用自己跟真实生活不停的碰撞,去记录碰撞时所产生的真实感受。

比如在最初文章开始时,我就跟周围人产生了碰撞,我有什么感受呢?我觉得不好,有一些糟。

好像他戳破了我,特别精心营造了一个幻想,我很受欢迎,我被人喜欢。这好像挺扎心的。

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我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喜欢,欢迎。如果没有得到,就会产生落差,随之而痛苦。

但本质上,别人怎么看我是他的事情,我更需要关注的是,自己怎么看这件事情。被人给出负面评价,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因为他怎么看我是他的事。

我要为他的一句话烦恼,纠结这么长时间吗?好像很不划算,我把时间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可现实是真的花了几个小时纠结。

在那个瞬间发生了什么?被一个互相欣赏的人,戳破了是好的受欢迎的假象。其次我开始抱怨了,虽然当时没觉察出来,但说出来之后我才发现我开始了抱怨。

我要提醒自己:我始终有选择态度的自由,我可以选择消极放纵,也可以选择积极向前。只有自己能承担选择的责任,不能把责任转嫁给别人。

还有一种方法叫做“十大积极结果练习”,找出一种压力大、消极、负面的状态,写出可能带给你带来的积极结果。

先说上面这种情况,负债严重,工作和生活状态,不被别人认可。积极结果:不被认可就没有那么高的期待,这样我做出一点好就容易被认可。

这让我丧,让我对现实有更清醒客观的认识,让我可以在低谷中,积蓄能量,迎来下次的爆发。

这些打击我自恋、痛苦的情绪,是我非常好的写作素材。我再通过写作和成长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负债对我来说,可能有什么积极结果?让我很节俭,知道债还不上,结果很糟糕。负债了,才知道没有欠债的日子心里多么舒服。

我在为曾经的选择承担苦果,为过去的积累负责。在承担责任中,我更快速的成长,能解决的会尽力解决,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学会了坚韧。

这些让我更加明白了,选择背后的价格。就像断头皇后中说的,命运馈赠的每个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第二种是自嘲,自己调侃一下自己。我混的不好。如果用形容词表述,站在很远的距离看,说那有一个失意的人,好像所有人都能代入这句话。

我以为已经在地下室了,但有人告诉我,地下有18层。也许我可以把别人说给我扎心的话和段子,记录下来,把它做成一个作品。

感觉是一个非常高可行性的东西。很多优秀伟大、经历挫折的人都会这样做,而他的作品能流芳跨越时间,跨越周期,万古流芳。

第三种写出自己最深的恐惧,最糟糕的处境。我很穷,什么都没有,失去现在所有的一切,孑然一身,而且没有任何社会关系。

这是最糟糕的状态,听上去好像也没有我想的那么糟。

部分观点来自《我在底层的生活》《思维的囚徒》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谢谢您的欣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反思:怎样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