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田园杂感

今天想聊聊悼亡诗,这种特殊文体。记忆里,悼亡诗写得最好的,应数苏轼和纳兰容若。当然李清照也有几首悼念诗,读来让人尤为感概,但不列入此论。

苏轼和纳兰容若的词风不一,也许是两人的经历不同吧。苏轼的词风格悲壮,善用大场大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十年生死两茫茫"当然也有深情的独白,幻想着深夜幽梦相见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但往往就是这样,梦中相遇只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明月夜,短松冈”却是最真实的记忆,会在夜深想起曾经“不思量,自难忘”。

纳兰容若的词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把那种缠绵悱恻写到了极致。与苏轼一生沉浮不同,纳兰从小锦衣玉食,出生高贵。虽镇守过边疆但骨子里的浪漫无法磨灭。  《蝶恋花 》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2、《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3、《青衫湿遍 悼亡 》——清·纳兰性德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拼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4、《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5、《青衫湿·悼亡》——清·纳兰性德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纳兰容若是我最喜欢的词人,一直写一篇关于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词评,但是修养不行,一直没有动笔。词写得那么好,如果实力不行,词评就是累赘。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章田园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