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送南宋抗金的最后希望:韩侂胄之死

韩侂胄,生于1152年,南宋重臣。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韩侂胄与宗室赵汝愚联手,迫使宋光宗内禅,扶立嘉王赵扩即位,即宋宁宗。

韩侂胄获得宁宗的信任,自此得以独掌权力,为正一品太师,并升至比一般宰相地位还高的“平章军国事”。

宋宁宗恭孝皇帝肖像

韩侂胄一直不忘靖康之耻,立志收复山河,锐意北伐。庆元五年(1199年),陆游为韩侂胄写《南园记》,勉励韩侂胄勿忘抗金中兴。

开禧元年(1205年),韩侂胄在宁宗的支持下给岳飞加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王”,并削去秦桧的王爵,谥号改为“缪丑”。当时许多主战派人士如辛弃疾、陆游等都曾对此怀抱希望。

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下诏伐金,史称“开禧北伐”。此时金兵虽弱,宋兵亦不强。韩侂胄在准备和用人上均出现问题,兵交之后,襄阳和淮东西州郡,次第失陷。反而金兵南下,情况危急。

此时韩侂胄又想谋和,而金人复书,要求将侂胄缚送金营听候惩治。韩侂胄大怒,在撤换两淮宣抚使后,自出家财二十万,准备再战。

历史往往是这样,最大的敌人经常不是在前线,而是来自后方。韩侂胄只顾指挥作战,却不料有人在朝廷下了黑手。

《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之史弥远像,明人绘,现藏于宁波市鄞州区档案馆

皇后杨桂枝,素来与韩侂胄不和。礼部侍郎史弥远,为皇子老师。二人密谋,策划杀害韩侂胄。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史弥远使人预先埋伏,趁韩侂胄上朝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挟持韩侂胄至玉津园内槌死。

韩侂胄死后,史弥远不顾抗金的大好形势,为了与金议和,将韩侂胄的首级送给金国。第二年,宋金两国以增加岁币为三十万两、匹的条件,签订了嘉定和议。

这样,南宋最后的抗金希望被葬送了。

这一年年底,金朝第6位皇帝金章宗去世,由于他没有后嗣,所以由叔父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成吉思汗知道完颜永济是个无能之辈,所以在次年立即挥军南下开始侵略金朝,金人一败涂地。二十六年后,1234年,蔡州之战中,金哀宗自杀,金末帝死于乱军之下,金朝亡于蒙古。而南宋此时自保都难,更遑论收复半壁江山。

可见在韩侂胄北伐之时,金朝业已势成弩末,宋朝实无讲和的必要了。

韩侂胄的首级到达金国后,金国的言官都认为他仍是忠义可嘉的人,于是纷纷上奏为他请求谥号。金人遂赠予其“忠缪”谥号,将之安葬在先祖韩琦的坟茔一旁,是为忠缪侯。

而南宋却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赠谥,此后再无北伐。

由于韩侂胄禁绝朱熹理学,在历史上一直招致骂名,元编《宋史》更将韩侂胄列入“奸臣传”。

你可能感兴趣的:(葬送南宋抗金的最后希望:韩侂胄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