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促学

美国教育学家戴尔Dale在1946年研究学习者使用不同的方式掌握知识技能,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有很大差异。他发现,从知识记忆的效果来看,阅读和听讲是最低效的被动学习方式,两周之后能记住的内容只有5%~10%。

可悲的是,我们大部分人从小都是按着这种学习方式读书长大的。而教导他人/即时应用所学知识则是最高效的主动学习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记忆高达90%以上。

我们应该都有类似的体会,共读群里凡是自己亲自讲过的章节记忆最深;读过的书如果曾经动笔写过文章,那部分内容也不容易忘记。这些都是不同形式的输出,是真正的主动学习。

因此,教别人最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因为,在教或分享之前,你会迫使自己更深入去了解知识,寻找相关的内容,预设可能的疑问,备好足够的应对。而且分享/教的次数越多,越有几率收到不同的问题反馈,会促进自己从差异化的角度理解同一个知识,这些又反过来巩固了知识。

这么实用又高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利用呢?

我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有一个厉害的名人,他有一个小习惯,走在路上任何时候看到一处新名词或者新事物,他喜欢自言自语把这个名词重复几次,然后三五句话给自己解释一下,再找找认知里已有的相似的词或案例,自述一下两者之间的差别。比较复杂的就记下来。

不少人平时并没有给他人讲授的机会,可以选择在一张白纸上边画边自言自语。这和前面这位名人的方法有点类似,只不过情境不同。把一个知识点一项项在纸上画出来、讲述出来,配合实例,加深理解。自述的时候有条件就录音,最后再排查是否有遗漏或者讲的时候卡壳不清晰的地方,回到材料中去再次学习、重新理解。

家里有学龄段孩子的,可以让小孩把白天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讲给家长听,如果能比较流畅且正确地表达出来,那孩子这个知识点掌握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无论是拆书法,还是费曼学习法,以教促学,方法听起来并没有一鸣惊人,但如果加上“坚持”的力量,日积月累,效果必定惊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教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