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活学习之四融入家庭生活

四、融入家庭生活。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分子。许多家长却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只要搞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与之无关。这样,孩子天天生活在家庭中,却游离于家庭之外。因为,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衣食住行等均由家长安排妥当,无须动脑烦心了。这样,无形中剥夺孩子许多参与家庭生活得权利和义务,孩子也就少了许多学习锻炼成长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我在家校联系时,最强调的一点就是让家长和孩子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家庭观念,引导孩子融入家庭生活。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家庭劳作、老人赡养等家庭生活内容,都要让孩子参与其间,学习、承担和分享,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激发孩子对家庭生活的责任感。

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消费,我就引导孩子开展一个与“消费”有关的活动:“小鬼当家”,让孩子领受到家庭生活得艰辛,学会体贴父母,懂得分担家庭自己力能所及的劳动;“一月消费知多少”,让学生分析一个月的开支,哪些是必须开支,哪些是不必要开支,怎样节省开支,家庭成员在开支中所占的比重等等,并对以后家庭开支提出建议。这是重在培养孩子怎样当家理财,合理消费。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开展各项活动,也会对孩子产生积极地影响。比如,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引导孩子们开展“相册展览”,让孩子们从相册中感受时代的变化,要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开展了“我和爸妈比童年”的主题活动,从学习用品的变化,家用电器的变化,住房的变化,业余休闲活动、服装、生活用品等方面的变化,来亲身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家乡的变化等,激发孩子热爱生活得情感。

在“班级的相册展览”中,一学生以《照片里的秘密》这样写:

今年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我们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历体验”活动,其中有一个“相册展览”,是同学把自家的相册拿到班里展出。要求根据照片,确定主题,精选照片,自己当解说员,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经过一星期精心准备,3月10日 “相册展览”正式举行。同学们轮流介绍自己的相册。林玉婷展示的是一组“臭美妈妈”的照片。她指着一张发黄的照片,说:“这张是我妈妈小学时的照片。当时家里穷,没钱买衣服,外婆只好到裁缝店里拣边角料,一小块一小块拼出一个小图案,再由小图案拼成一件衣服。这穿的就是妈妈过年的新衣服!”我们简直不敢相信玉婷说的话是真的,要做那样一件衣服得花多少工夫啊!接着,玉婷又展示了她妈妈初中、高中、工作以后的照片,玉婷说:“我妈妈不只衣服越穿越时髦,人也越来越神采了!”

接着,周敏敏展示的是“爸爸的工作照”,介绍爸爸从当泥工,当售货员到自个儿开公司当老板的不同人生历程;黄飞展示的是“爷爷的车”,介绍爷爷从骑自行车,到骑摩托车,开轿车,折射时代的发展;林敏芳展示的是“爸爸的通讯工具”,郑雄同学展示了“奶奶的寿宴”。我则选了个以“全家福的背景”为主题,从全家福的不同背景看我家的变化。我家的全家福都是在院子里拍的。第一张全家福,从照片上看是在古屋拍的,当时住的是大宅院,五六户人家共用一个院子;第二张背景是我爷爷盖的新房子,砖瓦泥房;第三张背景是我爸爸盖的新房子,框架结构,是大前年盖的,装修得很漂亮。

展览持续了一个下午,同学们一一介绍了自己相册中的照片,我们听的津津有味。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那一张张照片连在一起,就是一个世界、一段历史。我们从照片中感受到时代在快速地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这就是隐藏在照片里的秘密。你发现了吗?

通过相册展览,让孩子感受家庭的变化和亲情的温暖,重温家庭的欢乐和幸福。那些家庭融洽和谐的孩子,孩子表现得比较积极、乐观、自信,有主见,能吃苦等,而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生活学习之四融入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