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字说清学习资源如何选

某一日,有群友让我推荐教育课程或是相关的APP,一时无从说起。

如今教育资源空前丰富,免费的、收费的;音频、视频、动画片、电影、纪录片;各种精美别致、种类繁多的书籍杂志,早已从我们当年上学时资源的贫乏中走到另一个对立面,学习资源浩如烟海,而孩子的时间精力又是那么有限,怎么选择、用好资源?好资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教育资源才算好的资源呢?

在我看来,选择好的教育资源不妨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以读书为主、其他方式为辅

选择之后务必坚持。

1、有用。

资源很多,但每一个产品的亮点是不同的,适用人群也不同。在有限的时间下,我们要选择最适合我们的产品。

说白了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个体不同,每个阶段我们学习的重点也不同,你想着重给孩子补哪方面的内容,孩子哪方面欠缺,就选择哪一类产品。

前几天我下单了伴鱼VIP会员,累计打卡299天,返学费349元。选择这个产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孩子平时阅读英文书,仅限于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不爱张口读出来,在伴鱼上打卡就是要给孩子提供张口读的机会、每天录制一篇绘本;二是这个产品要求累计打卡299天,意思是365天里要有299天打卡、录制绘本,然后就返还学费,不录绘本就不返学费,大人也有动力坚持,不因为今天作业多了、明天要练琴了等种种理由不录不打卡,尽量做到每天坚持。

有些孩子可能喜欢开口读英语;有些孩子还报了一些外教口语课,不缺说的机会;有些孩子已经过了英语启蒙阶段,那伴鱼vip永久会员就意义不大了。一个产品都有它的适用人群,我们作家长的要有一双慧眼去遴选、甄别,不能一股脑全塞给孩子,让他们来承受试错成本,浪费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有孩子宝贵的时间精力。

2、读书。

在我看来,再多的学习资源都不能取代纸质书的作用,必须以读书为主,其他方式作辅助。

不得不说现在的教育产品做得都相当好,我看过一些机构制作的视频,轻松幽默搞笑,以动画的形式讲解各类知识,孩子很喜欢看。但要是指着看这些东西,孩子就能学得非常好,我表示怀疑。充其量是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想更深入的学习还离不了书本、课堂。

记得看过一个北京小学老师的分享,她说不管在课堂上使出什么招数,班上有的孩子怎么也打不起热情,没有对新知识的渴求。她分析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外界的诱惑太多,学习终归是一件苦差事,老师再怎么开动脑筋激发兴趣,孩子也是无动于衷。

最怕的就是这一点,孩子看多了视频,误以为学习就是这么轻轻松松,不懂得思考,只会被动的接受。

有些教育资源看上去是很美,好像孩子在轻松搞笑中就get到知识,偶尔给孩子看看倒也无妨。但我们家长一定要分清主次,分清正餐和甜点的区别。

读书就是给孩子的正餐,而一些轻松的视频资源可以看作是甜点,正餐是每天都要吃的,有利于身体健康发育,甜点则要适可而止,切不可把甜点当正餐,那就本末倒置了。

不同于看视频,孩子读书时在思考,需要把他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正在看的书相结合,不自觉的就做到了融会贯通。

阅读带来的快感远没有视频动画的快感来得直接。当孩子对一种简单而强烈的快感上瘾之后,对于其他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看多了视频课件、习惯了轻松方式,再把孩子往读书上拉不那么容易,所以真心需要从小培养阅读习惯。

3、坚持。

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在《见识》一书中写到,

雅虎所开发出的互联网服务数不胜数,这么多产品却没有什么是世界第一的,分到芝麻大一点的市场份额;苹果公司的产品线一个巴掌就能数出来,却是全世界挣钱最多的公司,它在捡西瓜。

现在教育资源太丰富,给我们如何取舍带来麻烦。目前我的网盘里存了几千G资源,真正用过的不到千分之一。

有时候选择太多未必是好事,孩子的时间有限,而我们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看,结果什么都浅尝辄止。

我的建议是不管选择了哪一种资源,不妨坚持用一段时间,系统深入学进去。

在英语的启蒙学习过程中,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沿着从绘本一分级读物一桥梁书一初章书的阅读路径,逐级而上。

不管是选择了哪套分级读物还是哪套教材不妨坚持从头到尾用下去,而不是人云亦云、听到别人在学什么,立马扔下自己手头看了一半内容的书,换了其他的。

坚持也指时间上的累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我们往往急切的想看到效果,在启蒙了几周、几个月后,如果看不到孩子明显的提升便开始怀疑、动摇,甚至改弦更张,另辟蹊径。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天半小时的坚持累积一两年,也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当一个微不足道的习惯坚持了两年之后,每天听半小时英语,两年之后听力上了很大的台阶,听能懂中章书。

行动起来,坚持下去,相信我们总会有收获!

欢迎关注公众号“涵妈说育儿”,更多英语启蒙、家庭教育、育儿心得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个字说清学习资源如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