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文解读: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知识、技艺等,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个人感悟:知之、好之、乐之是学习的三个层次,这段话强调了爱好和兴趣在人们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对于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艺,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不如学习时乐在其中的人。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真心喜爱学习,才能够将要学的东西扎实掌握,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有所成、有所获的快乐。

由此我会联想到孩子的学习,我们总是在费尽提升孩子的成绩时,有没有考虑到孩子对于学科的兴趣是不是足够,如果孩子出现偏科的情况,那足以说明她对这门学科是不够投入的。

孩子之所以数学成绩总是提不上去,其实就是这个兴趣的症结,也许人家学霸擅长提分的题海战术却不一定适用于我家的孩子。

因此,孩子的学习问题要从多方面因素去着手考虑,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老师、培训班,外力就算再多,内心没有动力,也起不到任何成效。

再就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需要知道有些书,原文的字面是一件事,体会其中的意义又是一件事。不能只了解字表面,而未能把握住书中真正的好处。

读书的也是要费苦心思索。最初,你会觉得如此了解,是要大费思索与精力,但是等你一般的理解力够强大之后,再看完一本书,就轻而易举了。

比如那些经典名著,小时候就是看个热闹看个乐子,但是当我们成人后,有了一定岁月沉淀后,再来看这些书,你就会发现书中的涵义可不仅仅只是乐趣。

林语堂说过:把阅读与思索,在求知识的进程上看作相辅相成的两件事,这是儒家基本的教育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