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8,风吹铃动【知识诅咒、五类心智模型】

拆页九

来自第五章《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P126

心理学家所说的“知识诅咒”,是指在别人学习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或是从事我们所熟悉的工作时,我们会倾向于错估他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教师通常会受这种错觉的影响——认为微积分非常容易的教师,在面对刚接触这一科目或是学不好这一科目的学生时,就不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知识诅咒”。

P129

物理学家兼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埃里克•马祖尔认为,对某事了解得越多,把它教授给其他人的难度就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当你在某些领域成为专业人士后,你的心智模型就会发展得更为复杂,而组成心智模型的步骤也会淡化成记忆背景(知识诅咒)。以一个物理学家为例,她可以创造一个由物理规律构成的心智模型库,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或是动量守恒定律。她会倾向于用这些基本的规律来解决问题,而新手则靠问题表面特点的相似性将其分门别类,例如问题中涉及的装置(滑轮、斜面等)。某一天,当物理学教授要讲物理学入门知识的时候,她会讲怎样用牛顿力学中的知识来解决特定问题,而忘了她的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自己早已形成心智模型的基本步骤。教授假设她的学生会轻松地听懂复杂的课程,因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极其基础的。这就是元认知错误,是对她知道的东西和她学生知道的东西之间匹配程度的误判。马祖尔说,最了解学生们在接受新概念上有什么困难的不是教授,而是其他学生。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让一个人在心里默唱一段普通的旋律,并把旋律的拍子打出来,然后另一个人根据拍子去猜旋律。总共有25组给定的旋律,因此从统计学上猜对的概率为4%。有意思的是,默唱旋律的人认为对方能猜对的概率是50%,但实际上听拍子的人猜对的概率只有2.5%,还不及统计学概率。

「I,重述知识」

什么是知识诅咒?知识诅咒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知识诅咒就是一个人最拿手的知识或本领却最难以教给别人。

知识诅咒会导致拥有卓越知识的大咖与新手之间现有知识库相互组阁、心智模型错位匹配,彼此难以教学相长。

「A1,激活经验」

梳理你建立过的心智模式,至少找到5个以上,然后在这些心智模式中至少挑选一个,弄明白这个心智模式什么时候不适用,适用什么人群,什么时候看似适用,但实际需要我们做一些新安排。

我的心智模式

1.写律所微信公众号推文:自定一周为间隔,保持律所有动态;关注并记录每天律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开会或者公益活动、以及大案要案成绩等;错开不同类型的报道,按照自己的节奏选取当期律所值得报道的内容,快速构思、写就并推送完成。

2.律师靠学习生存:没案子的时候不焦虑,沉下心来做前瞻性学习,要事第一,比如行诉法修改后的几个司法解释、比如某个部门法的具体适用或最高院某庭法官的学理研究、类型化案例检索、近五年大数据分析、未来几年某个领域的“扫黑除恶”预防研究……

3.刑事律师的专业化进阶之道:三舍、三得、三立;细分领域;会办案、会办大案要案、会指挥团队办大案要案。

这个模式适用的人群:以刑事为主攻专业方向的律师;不适用:客户及市场的需求很可能远超过一个律师现阶段对前述心智模式的熟练程度(没等构建完就要急着运用了,力不从心)

4.法律服务产品的开发及其思维:从只做批量拆迁安置业务的团队联想开去、从人家到一个科技园调研争取法律顾问单位、从一份合格的授权委托书牵涉的问题、从研发“风险代理”38条、从家族办公室律师的专业领域……设计劳务派遣单位法律顾问合同模板、找准建筑租赁行业的专门律师(包括租赁合同纠纷、工伤及安全事故调处、税务筹划、刑事犯罪预防)。

5.离婚案件的收案访谈:男女双方的基本信息;恋爱及婚姻缔结与情感演变过程;离婚的原因及责任或过错的调查;家庭析产;风险告知;诉前或诉中调(和)解授权确认;证据的锁定、补充及复印件交接记录;律师工作日志及诉讼文书传递的过程记录及反馈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8,风吹铃动【知识诅咒、五类心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