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单元集体备课学习感悟(一)

        第一次接触语文主题阅读,真是收获良多,如同推开一扇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聆听来自临沂河东区的许主任和赵老师学养深厚、真诚坦白,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和教学经验无私奉献给大家。许主任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从目标确定、材料选择、方法指导和评价量化四方面细致讲解了低年级单元备课的理念和思路。王荣生教授说得好,“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关注的是教学内容,聚焦的是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目标确定了,才能有的放矢的引导孩子成长。只有方向对了,才会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否则,我们的教学活动就会跑偏,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以前备课时,我只注意到每个单元的导语都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设置。知道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以一贯之,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单元内所有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都是围绕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置的。而双线主题的确定依据的是《课程标准》中的学段培养目标。但怎样具体落实到每一单元的教学设计,怎样整合单元课程资源,反复引导孩子去感受和发现文章的新鲜和美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愿意用写作来表达所见所闻所得,却是我从未系统学习过的。

        以往的一课一课的学习,知识点就零散地存入大脑,没有整合和链接,各自互不相干,很多知识进入大脑,悄悄存放于某个神经元中,不用不动,什么时候蒙尘了消散了也不知道。真到需要时,又往往乱翻一气,什么也找不到。就好像沙滩拾贝,零散的珍珠(文本)放入背囊,既容易掉落,又无法美化生活。如果我们以单元主题和双线要素为链,将文本整合串连起来,就有了一串串精美的珍珠项链,还可以结成珍珠衫,知识一旦结成网,就如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既便于联想和想象,又不会遗忘。

      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很受启发,既然推开了这扇窗,窥见了窗外的美好事物,就要走出去,走出自己刚刚适应的昏暗屋子,和孩子们一起,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婴儿学走路是源自生理的成熟,离不开家人的精心抚育。老师的学习同样以自己的成长为内驱力,有专家的引领,以模仿为起点,自主学习和思考为成长路径。只要走,步伐会越来越熟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主题学习”单元集体备课学习感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