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标,你只是在打发时间

春节电量已不足,剩下最后三天时间,看着手机里收藏了一年的文档,依然处于封存的状态,看着一年时间里买下的或大或小的课程,依然处在被解锁状态,站在镜头前你对屋外的家人说:这几天,天气也不怎么样,倒不如,剩下的几天我们闭关学习吧!

学习?学什么?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还是遗留下什么工作问题?或者在新的一年你有新的打算,需要新的知识补充?你茫然地望着远方,几分诧异:都没有呀。可是我花了一年时间收藏的耶,我花了重金买下的呀。我跟你说:可花了不少的钱呢!

屋外传来欢快的笑声,在欢快地当隙,不经意地询问:哦,当时收藏的时候是什么心态呀?为什么当时没有阅读没有吸收与运用呢?买下那些课你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吗?或者是让自己开心一下?

收藏的东西是看过之后觉得还想再学习,或是觉得在今后的某一刻真的用得上,所以才收藏下来的呀,想着春节这么多天的假也是可以集中突击式的学习猛进一下的。至于那些课多是在遇到他们的时候总是心动了,可是又总是没有时间将他们学完的,你看看,这一年都过去了,新的一年也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再不学,又来不及了。

那你一年过去了,没有学,对你有什么影响了吗?没有,确实没有。可是这原本不是学习计划的一部分吗?

是一部分又怎么样?它与你的工作、生活或是任何人生目标相关联吗?成年人的学习不再是考试,应付谁,它必定是建立在问题的解决,目标的实现上,一定是某个目标状态与现实存在差距的填补方法,但如果当你有更好的方法来将这个差距减小,你哪里还有学习的必要。就算你收藏了、购买了也只是一种混沌的隐藏需求而已。在你做过清晰的需求分析之后,你定会想得清楚,它是你想要的还是需要的,想要的东西太多,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需要的才是主要的,没有目标的学习,只是在打发时间而已。

那成年人的学习要如何开展呢?古典《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提出了联机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前想明白学习的目标,之后再决定学习的方式、手段与内容。


-1-问题导向

职场人士的学习首先是要确定目标,这学习这个是要系统地掌握某专业方面的技能,了解前沿的理念,还是要解决业务上某个难以攻克的难题。只要目标明确,聚焦在问题的解决上,才会对学习的内容有明确的把握,才会对学习的难度心里有数。如果是要掌握岗位工作专业上的系列专业知识,除了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练习,还有理念的提升,这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除了专业书本的学习,还包括与外部老师的交流,甚至相关课程的报班,工作中找到相关牛人进行联接。在时间的安排上会考虑到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甚至两年的规划。如果是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时间管理问题,那可能一个电话去请教一下这方面的牛人,或是一本书就可以得到相关知识与技巧,但是否真的可以把问题解决,还需要自己的学以致用的决心,有一个反证的过程。

明确了问题,方能安排好时间,给自己一个合适的期限,匹配正确的资源,以达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在职场中,我们莫不如多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多向自己提问,将写下来的多个问题进行相关性、重要性评分,得分高的优先考虑学习的安排(当然首先是在考虑有无其他办法解决之后的措施)。创建自己的问题树,以问题为中心学习,让学习变成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内心也就不会再那么纠结与抗拒了,因为这个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呀。


-2-联机学习

罗振宇说:你所有的问题知识都能给你答案。所以对于成年人来说,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最适合的呢?当然不是重进课堂进行学历进修,也不是罗列书籍,一本一本读将了去……这种浪费时间的自学方式当然是越少越好。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与同行交流,用答案换答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种联机学习方式会倒逼你形成对自己工作复盘的习惯,会让你对自己经历过的项目、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在总结中你会将自己的经历升华为经验。经常有人在听完某一个老师的课后感慨:我们跟他的做法是一样呀,他不就是将那些事弄了几个模型嘛。是啊,模型就是你与他的差距。要想成为高手,决定于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坑记录下来,将工作中关键节点总结下来,形成可以指导他人、复制同类工作的方法、技巧,分享出去之后,与他人进行了连接。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总会碰撞出更多的思想,这样的成长量级也是不可估量的。否则你的那些经历永远只是一年之于一年的重复。


-3-知识源头

在上班途中的地铁上,我们刷着手机,手指在各个公众号上迅速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信息。尤其是有关工作专业方面的,可是划了一年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多少长进。这不奇怪,很多公众号上所传播的知识已经是四手五手的知识了,看过之后你以为自己知道了,事实上看到与知道之间还有很深的鸿沟。这些四手五手的知识基本的逻辑是否准确我们都无法判断,更遑论对于我们解决问题的帮助了。这些多手信息要么是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要么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所以我们得学会辨别和找到知识源头,只要站在知识源头,你就永远是最新的。比如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名校的教科书,维基百科,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伽推荐书单及在自己公众号发表的文章等。只有正确的知识源头,才能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易于运用与随时提取的知识晶体。

总而言之,职场人士有限时间的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先,找到知识的源头,以联机学习的方式,不但可以克服学而无得,学而焦虑的状态,更可以将学习变成你人生的一部分,有趣而有料。

/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目标,你只是在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