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穿过中关村》:谁的北京 北京?

“他们没有北京户口,没有正式工作,除了身份证,很少有拿得出手的证明,时常也需要躲躲藏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这个社会旁逸斜出的那一部分,歪歪扭扭地在一边独自生长。”

       在珠江新城的广州图书馆无意中看到《跑步穿过中关村》,对其中的标题甚感兴趣,于是一口气读完了同名的小说。其中的地名,人物故事仿佛都在记忆中出现过。我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生活了五年,其中第一年在清河上地期间就经常往中关村跑,那时帮家乡的同学买书,自己买些学习资料都会去海淀图书城,还会不时去中关村电子城逛逛,运通105、205就是常坐的公交。

      与北大象牙塔距离很近的中关村,各色的人群在那里每天忙碌,其中就有很多碟贩子和包办文凭、买卖二手自行车的。那时我跟其中卖自行车和卖碟片的都有打过交道。读到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主人公敦煌的故事就如同当时所见到的面孔一般。

       “《跑步穿过中关村》讲述的是关于一个人和很多人的奋斗,甚至是挣扎。我们曾经都没有城市户口,没有正式工作,没有钱,但坚持着爱。我们都曾经要对抗无边的冷漠,都曾经要为着一点怜悯和爱付出全部所有。因为我们从来所拥有的就不多。‘在北京这样庞大的都市,我们都需要相互温暖。’我们从各个地方来到大城市。我们为着一个简单的梦想,面对一个城市独自生存。我们生长在这个社会的旁缘。我们拼尽全力,只是歪歪扭扭地在一边独自生长。我们和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怀抱最朴素的理想主义和激情,准备大干一场或者瞎混一番,但最终的命运无人知晓。 ”

       这是一篇关于“北漂”一族的小说。作者在繁华的京城景象之下,展现了“京漂儿”这一特殊群体的阴暗、动荡、困窘而又不无喜剧意味的底层生活。

       “跑步”,为生存奔跑,有目标,有速度,有力度;以小人物身上洋溢着的旺盛向上的生命力,反衬其苦苦挣扎不甘沉没的悲剧。随着敦煌“跑步”的踪迹,读者可以穿越教育界、知识界、公安及工商管理界,连同广大市民的社会网络,窥见更为复杂离奇的世相。

       小小中关村,浓缩了北漂的曲折生活,他们的爱与恨也都交织在高速发展的城市洪流中。再听《北京北京》,看到了他们的呐喊,他们的挣扎,看到了他们的奋斗,他们的无奈,古老的北京城里,承载着多少北漂的梦想和无奈。

       多少人一直为了生存和理想跑啊跑,经过了多少风景,却从未曾属于他们,这是一面的北京。



汪峰《北京北京》


《北京 北京》 词曲:汪峰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他烛骨般的心跳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里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在这里失去

北京 北京


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

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

我们在这欢笑

我们在这哭泣

我们在这活着

也在这死去

我们在这祈祷

我们在这迷惘

我们在这寻找

也在这失去

北京 北京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

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

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在这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也在这失去

北京 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谁的北京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