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时间过得好快,将近两个星期,跟着哈默老师的金融读书营,已经读完第二本书《指数基金投资指南》。每天听着哈默老师的课程录播,每天班长都发作业给我们打卡,自己感觉通过两周的学习,对指数基金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进行了大胆的小投资计划。

首先我来先总结一下,自己在这本书里学到的基础指数基金知识点。首先就是明白指数基金是投资理财里最适合上班族的一种投资方式。指数基金比股票要更稳定,是由一篮子的股票所组成的,所以降低了单只股票的风险,并且都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来打理的,所以是一种长生不老,只赚不亏的投资。也就是投资指数基金也就等于是投资国运了!

指数基金分类宽基指数,行业指数和策略加权指数3大类,其中宽基指数基金: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 策略加权指数基金:红利指数、基本面指数、价值指数、低波动指数等。 行业指数基金:消费行业、医药行业、养老行业、银行业、证券业、房地产、军工、环保和白酒等。那么目前最赚钱的指数基金是医药和消费行业!

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投资。比如盈利稳定的价值指数可以采用盈利收益率法来投资;成长指数可以使用博格公式法进行投资;周期指数可以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来投资;困境指数建议直接放弃。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每个月1号进行定投;盈利收益率小于10%、大于6.4%时,停止定投,这部分计划定投的钱可以投入到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里;当盈利收益率小于6.4%时,将当时手中持有的基金份额分成10份,每个月卖出一份。

常见的估值指标有:市盈率、盈利收益率、市净率、股息率。查询指数估值的三种方式:通过笔者的公众号获取每日估值推送;通过指数官网查询;通过付费金融终端查询。而我采取的是作者银行螺丝钉的微信公共号每日估值推送来查看估值。

我们要给自己的家庭资产配置,需要根据资金的不同使用时间来投资不同的投资品种。货币基金适合打理随取随用的资金,债券基金适合打理中短期(1~3年)的资金,而指数基金适合打理长期(3年以上)的资金。为了获得长期较高的收益,跑赢通货膨胀,家庭资产的配置长期看应该以指数基金为主,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主要作为补充和辅助。

家庭资产的配置,长期看应该以指数基金为主。指数基金在家庭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应该低于“100-家庭成员平均年龄”%。例如家庭成员平均年龄是40岁,那最好配置60%左右的指数基金。剩余的40%,可以配置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遵循指数基金投资策略,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每个月1号进行定投;盈利收益率小于10%、大于6.4%时,停止定投,这部分计划定投的钱可以投入到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里;当盈利收益率小于6.4%时,将当时手中持有的基金份额分成10份,每个月卖出一份

因为投资有风险,我们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心里准备的同时,还应该做好纸面上的定投计划,可以很有效地避免主观情绪的影响。一个完整的定投计划要包括定投的时间,预计买入的金额,买入的条件,卖出的条件等。计划要能落在纸面上,任何一个人拿到计划都可以执行出差不多的效果,那这个计划就到位啦。

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一套知识体系,只是看完能掌握10%的内容;看完又去实践,能掌握50%的内容;能给别人讲明白,才算是基本都掌握了。另外,给别人讲述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定投计划查漏补缺。

以前的我是基本没什么理财的经验,记得刚上班的时候手动记过,没坚持下来。现在学习了指数基金后,才明白记账的重要性。上个星期开始随手记了一下,才发现花钱如流水般,怪不得存不住钱,更别说投资理财了。所以还是得好好控制一下自己的现金流,积累资金的第一桶金先!

为了巩固学习,我还参照了微信理财的实际数据去分析,然后慢慢根据书本知识,才理解了到底什么意思。然后根据书本知识如何挑选基金,我自己也在15号的时候投资第一笔资金1000元积累实践经验。哈哈,这可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投资呢,不过效果还不错,从16号确认份额,陆续投资了2000元,现在账户上已经赚了58.32元。虽然赚的不多,但这是经过自己努力赚到的,也值得开心!

这期课程,在我认真看书、听课学习,做思维导图,完成作业的努力下,我还意外的获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感谢哈默金融读书营的哈默老师,感谢班长和同学,读书营是个非常有爱的大家庭。感恩遇见大家,跟大家在一起学习,愿我们大家一起进化吧!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总结《指数基金投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