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工智能课程正式启动,100所试点中小学即将开课

2019年1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

“智慧教育示范区”是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2020年9月4日,科技部官网发文,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当日,湖北省政府网发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年)的通知》。

在总体规划的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中着重提到了智能教育

积极推进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智能产品与服务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推动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育教学环境。

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

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推动智能教学助手和智能学伴应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和智能教育试点示范学校建设,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

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启动会上,武汉市提出:

融合实践

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遴选人工智能教材,实现全市中小学 100% 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融合研究

借助高校科研力量、企业科研力量、一线教师教研员等,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研究,形成学科典型案例,培养人工智能名师,培育人工智能基地学校。

2020年8月7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布通告,将在2020年秋季学期选择部分中小学试点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市教育局将面向社会遴选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材。

2020年9月21日,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公布了遴选结果,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9月21日至2020年9月25日。

人工智能课程教材遴选结果的出炉,象征着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正式启动,后续试点学校申报工作也正在有序开展,初步计划设约100所试点中小学,下一阶段还将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培训。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

2020年国家推出强基计划,定向培养人才。编程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沟通语言,此次战略合作,亦是希望能在智能化上有更多突破,让更多人孩子享受编程带来的益处!

近日,2020清华姚班、智班76名学霸分班名单出炉,湖北这次有5人录取姚班智班,5人全部来自武汉。

“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此班。”这句话说的是清华大学两个顶尖的大牛班型,清华姚班和清华智班。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堂班,简称“智班”。历来高考,能进入清华大学的都是各省市的顶尖学霸。能进入姚班和智班的,更是学霸中的学霸。

姚班和智班的生源,全都在学科竞赛(主要是数学、物理、信息)中获过奖,最低的奖项也是省二等奖。

从这份统计表中可知,在清华姚班的生源中,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有29人,几乎占到三分之二。在智班的生源中,参加过信息学竞赛的有15人,占到50%。在姚班和智班76名生源中,参加过数学和信息学竞赛的一共有62人,占到总人数的82%。姚班更偏向于数学竞赛中的佼佼者,而智班更青睐信息学竞赛中的学霸。

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成为刚需,浙江、南京、山东等地,已陆续把编程列入学生的日常课程和招生当中。

未来社会将会是一个智能化社会,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与国家的发展相适应,开展人工智能课程也是时代的需求。

正如清华前校长陈吉宁所说:中国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那种逻辑思维缜密,能够应对变化,提出独特想法的创造性人才。

未来的教育,孩子们也不再仅仅只拼分数,还要拼逻辑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汉」人工智能课程正式启动,100所试点中小学即将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