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芬兰】第13集-汪洋-做父母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Hei!你好,我是汪洋,一个9岁女孩的妈妈,父母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目前留学芬兰Social Service专业(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方向)

我在国内从事家庭教育讲师已6年,专注于个体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人际交往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儿童社会情感培养。

希望结合家庭教育的视角和近几年在芬兰的学习收获,不忘初心,持续育儿育己,同时支持更多中国家庭。

在芬兰,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遇见孩子不一样的童年,也重逢了我的童心。我希望做父母终身学习的实践者,与孩子一同成长。


目前我的女儿在芬兰陪我一起留学,收到博远兄的邀请,来录制一期【我在芬兰】的视频,谈谈我在芬兰的生活和感受。

1. 首先要介绍一下,我是怎么来到芬兰的?

在国内,我一直从事家庭教育个案和教育培训相关工作。

在2019年,特别偶然的一个机会,我看到了一个跟我工作相关的留学机会,坐标在芬兰。由于我对芬兰教育的好奇,于是我准备来到这里。

2. 来到芬兰之前的顾虑

从我准备到参加考试和面试,以及最终通过考试,整个过程非常的短,甚至来不及去思考我是不是真的就已经下定决心,放弃北京的一切去芬兰。

因为在那个时候,我已经打通了在一个领域的业务渠道,我们团队的培训项目正处在一个上升阶段。每年,我们都有来自国外导师的认证培训,以及自己的家长和教师工作坊。

当我突然刹车去芬兰留学,其实从事业发展上我有点不甘心,同时也会觉得对于团队的合伙人有些内疚。

就是在那样一个非常纠结,非常慌乱的情况下,我还是决定要去试一试。于是我跟团队的其他成员一一做了沟通,也做了一些安排。因为当时的这个机会对我来说,我不想错过。我还是想跟未来的不确定性去赌一把。

现在我的团队又重新来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我自己也非常享受现在这种向后退一步的感觉。

3. 来到芬兰之后的感受

首先要谈及到的第一个感受应该是新奇

初到芬兰的时候,我是以一个旅行者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地方,所以看到那里都会觉得好玩,有趣。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刚下飞机的时候,我会观察到,机场里面两个爸爸带着5个孩子,他们让孩子在地上随便的爬。他们这种带娃的方式当时震惊了我。

后来我也发现,在芬兰的公交车上,几乎所有人都是安安静静的,这跟我之前在国内坐地铁和公交的体验有些不同。而在这种新环境下的点滴观察,整是给了我们去拓宽视角的素材。

另一个感受应该就是欢喜

芬兰四季的景色,就好像是明信片上的风景画。我尤其喜欢的是芬兰天上的流云和夜晚的星空。芬兰让我对我童年的追忆有了一个延续,给了我一个跟自然去连接的机会。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失望

真正的芬兰跟被宣传的童话是不一样的。当你真正到达芬兰的时候,你体验到的才是真正的芬兰。

在芬兰,地面上也会有乱扔的烟头,在火车站也会遇到乱扔酒瓶的醉汉。同时,在芬兰也会有不诚信的商业合作。

其实这跟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国家是没有关系的。这更多的是人的问题。

所以对于要不要来芬兰,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只有你自己体验到了,你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答案。

4. 在芬兰有哪些收获?

首先,芬兰教会了我和自己相处

我现在特别享受和自己去相处的那个时光。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最初的时候,是被动的时候与自己相处。

到后来,你会非常享受这样的一个状态。在这样的状态里,你内心会很清晰,你会去关注很多跟自己内在连接的东西,生活也变得非常简单。

第二点是关于放手

从我女儿3岁开始,我学习心理学和家庭养育,我自认为在对孩子放手的问题上,我做得还不错。

但自从我来到芬兰之后,我发现,我做的远远不够。芬兰孩子对于运动的热爱,以及他们这种明显的优势,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父母在安全问题上的放手。他们敢于,并且也舍得去让孩子体验受伤,通过受伤去学习新的技能。这一点,在这一年从我女儿身上我深有体会。

其次,就是在孩子主动权上的放手

芬兰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孩子对于权力和自主的追求,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小到孩子给同学去买什么样的礼物,大到孩子中考这种志愿,其实都是由孩子自己来决定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很多家长去思考和平衡。

5. 最后我想说......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阶段,经历完北漂和创业,我觉得此刻这个阶段对于我来说就是沉淀。

我个人并不认同,赚钱是唯一的奋斗目标。

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去做父母终身学习的实践者,我也希望未来,我们能够在芬兰有更好的生活,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芬兰】第13集-汪洋-做父母终身学习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