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脱的意义

今早发布了篇文章,标题有“流浪家”三字。讲述的是一名美国流浪街头人士,放弃亲友给其安排好的体面生活道路,改装一辆校车为房,车顶置一张长椅,成为城市里的流动花园,随遇而安,慵懒过活。

他说,“我从来不觉得,努力工作个6、70年然后退休,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此言阅后,令人感慨。

同样是在那篇文章下面,一名文友回复我说,“我也很想去流浪,但是现实不允许”

我见其用“很想”二字,心知又是一位时常仰望星空,却囹圄于现实泥泞,无法自拔如你我一般的苦人。

出于心有戚戚的感慨,我勉励他道,“如果一切都是现成的,流浪也便失去其意义。”

在我初心,本想是勉励他人。鼓励其不要畏惧,或多或少进行尝试,使自己的内心,或多或少得以甘愿。

可是啊,字打出的那一瞬间,他人尚未被勉励,我自己却因此而受鼓舞。

是啊,如果一切都是现成的,勿需辛苦便能得到,流浪还有什么洒脱可言呢?这是我之前甚少考虑的问题。

洒脱的意义,也许不在流浪本身。

就像是习惯了逐水草而迁的游牧民族,对于他们而言,流浪是件太平常不过的事,一切都是现成的。

既没有固定的居所将你束缚,也没有亲友的不解使你煎熬,工作与收入,都不成问题。

正因如此,流浪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洒脱之感必然大减。

远不像我们这些农耕文化里,世代落叶归根之人,将“诗”与“远方”并列,一提起流浪,内心便难以抑制地砰砰。

所以,洒脱是什么呢?或者无关乎流浪与安居。而是心怀着一个崇高理想,无惧现实的泥泞,不妥协,不放弃,坚定前行。

这是一个过程,尽管过程必然会有结果,可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好,使自己趋向成熟的美好。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充满坎坷的过程,洒脱将不成为洒脱,结果也不会丰盛。

心安于此道理,洒脱者在前行道路中,便不再会有怨言。

学人化浊

2019-03-22

你可能感兴趣的:(洒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