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大学〉学习笔记144》

《金文成〈大学〉学习笔记144》

今天是戊戌年己酉日,腊月初七,2019年1月12日星期六。

上一节开始学习船山论二程的"忠信",程伊川说:"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程明道则说:"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为信"。

船山说,把二程的话对照看,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把握忠信二字。比如说忠字,虽然"尽己"和"发己自尽"是一个意思,但前者说的比较直接,后者刚好帮助它梳理了条理。比如说信字,虽然"以实"就是"循物无违",但是,前者更容易懂并且深刻,而后者的优势则是指征明白。

"发己自尽":己是什么?发是什么意义上的发?这样的表述,内涵有什么不同?

己,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自己,这里特指人格意义上的教养,即"己之所存"。发己,发的就是"己之所存",发的就是人格修养。

发字怎么理解呢?第一是发生的发,具有由体生用的意味,第二是发粮的发,具有开仓放粮的意味,具有散财的意味。

为什么要讲究发的这两个意思呢?目的是为了避免引起错解,即,笼统地把凡是出之于自己的都称为发。只有理解了发在这里不是泛然之词,然后才能正确理解"己"绝非包含着人性中私欲私意的那一部分,而是教养和文明蓄聚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拒斥那些号称自己尽己尽忠的人也把自己归类为"忠信"上品之人。

醒醒吧,自以为把生命的能量已经释放极致的人们,看看差多远?还有很多道要行哦。对任何人来说,都需要九年之学,也就是一万小时定律,每天三个小时,九年刚好一万小时。对我来说,这才走了四年,还有三年可望达到"论学取友"的小成阶段,还有五年可望达到"知类通达,强力不反"的大成阶段。

对待生命,最基本的责任就是玩命的修炼自己,蓄聚德智,把最好的自己发散出来。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大学>》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成〈大学〉学习笔记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