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如何用AI监控员工的消息

 每周跟踪AI热点新闻动向和震撼发展 想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前沿进展吗?订阅我们的简报,深入解析最新的技术突破、实际应用案例和未来的趋势。与全球数同行一同,从行业内部的深度分析和实用指南中受益。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成为AI领域的领跑者。点击订阅,与未来同行! 订阅:https://rengongzhineng.io/

在沃尔玈特、达美航空、T-Mobile、雪佛龙和星巴克这些听起来与“高科技”关系不大的大公司背后,有一家叫做Aware的初创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偷偷监控员工的对话。这完全就像是从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中跳出来的情节!想象一下,你在Slack、Microsoft Teams、Zoom等流行的应用程序上的每一条消息,都可能被人工智能进行分析。

根据Aware公司的说法,他们的人工智能帮助这些企业“理解他们通讯中的风险”,实时掌握员工情绪,而不是依赖每年或每半年一次的调查。这种匿名数据分析工具能够让客户观察到特定年龄组或地理位置的员工对新的公司政策或营销活动的反应情况。但这项技术引发了一系列隐私和道德问题。Aware的分析工具虽然不能标记个别员工姓名,但它的另一款eDiscovery工具在极端威胁或其他风险行为发生时却可以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监控与隐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更有趣的是,Aware的联合创始人Jeff Schumann以前竟然创立过一个名为BigBrotherLite.com的公司,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无所不在的大哥大监视。而现在,他通过Aware,在不同的领域实施类似的监控技术。尽管Aware的技术在某些方面可能为企业提供了有用的见解,但它也引发了对工人权利和隐私的担忧。毕竟,如果一个对话被标记出来,而员工却无法获取全部数据或面对他们的“控诉者”时,又该怎么办呢?这种人工智能监控的做法,无疑是将员工视为可监控的库存,而非有价值的个体。

在这个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平衡效率和隐私,以及如何确保技术的使用不会侵犯个人的基本权利。毕竟,没有人想生活在一个连最私密的对话都被监控的世界里,不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