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静【真英语、真阅读、真教育】

        龙静老师是新浪国际教育展的特约演讲嘉宾;

      China Daily的采访嘉宾;

        亚洲泛读协会会员。

          由托普朗宁教育公司发起的此次公益分享。在这个平台上,我来跟大家分享。十几年国际教育阅读,教育的心得,跟大家聊聊真英语,真阅读,真教育。本来是聊跟阅读相关的话题,我总是喜欢用这个题目,就是刚才我放到群里的这张图片。阅读是一场最精彩的人生规划。因为阅读不仅是语言学习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核心。那么我们就以三次的分享来阐述这个道理,今晚我们主要聊聊英语,英语这个学科。

        任何事物和个人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大环境,我们聊到英语学习,要先看看。我们现在关于英语学习的大环境,研究一下我们的母系统。大家可能也感觉到,中国的英文学习的需求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是什么变化呢?如何引起的这种变化呢?我们首先来谈谈这个问题。首先是消费社会消费升级。这个升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出国留学人数的激增。这四五年吧,每年中国都有40几万的留学生。据调查,72%的中产家庭明确的表示。会让孩子接受一次国际化的教育。但是,接受国际化的这场教育的时间点并不确定。

          有的考虑小学啊,有的考虑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地点有可能在其他国家啊,也有可能在国内。国际化教育的需求是明确的。2015年年初,中国的国际教育呈现了一个白热化的趋势,以前如此小众的一个教育体制。一下子被这种爆发的需求弄得难以支撑。所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接受一场国际化的教育,当家长有意识去了解和接触这种教育体系的那天起。这种教育的属性就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科目可以导致这场教育的成败。但是只有一件事能够决定他的成败,那就是阅读能力。

        第二点是家长理念的升级。国人几十年以来,一直在学习英语。鲜有人能使用英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反思这种情况。通过传统路径的英语学习啊,自己没有学出来。大家也没有学出来,那么仍然选择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我的孩子就能学出来吗?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反思这件事儿啊,因此他们也就在呼唤有效的英语教育。第三点是标化考试的要求。考试呢,分为我们国内的变化考试,还有一种是国际的标化考试。首先我们看中考,高考都在进行着改革。这种改革呢,是来自国家对未来人才需求的要求。

        就是国际化的人才,跨学科的人才,具有文化鉴别力的人才。这些不仅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而关于国内考试的改革,我们一会儿呢进行一点展开。另外一个,电话考试呢,是国际标化考试啊,比如像托福小托福雅思SH等。这些考试跟国内传统考试有很大区别。首先是难度高,第二是属于语言能力型考试。

      关于中高考的变化,家长们可能都听说了高考改革。很多人认为,高考改革之后是降低了对英语的要求。但实际上,以前我们高考是看总分,英语单科不好,只要总分够也能上名校。但是现在我们像大专一本,二本211985。这些学校呢,都有他的英语单科的分数线了。所以实际上啊。是对英语的要求提的更高了。因为无论总分多高,英语单科,分数低了好学校也与你无缘,前一段时间,网上轰轰烈烈的上海春季高考卷,已经展示了高考的指挥棒在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

      过去的考生啊,不会英语,我们听不懂,说不出,只有很小的词汇量。只是比较熟悉什么呢,机械操练的语法形式就可以在高考中得高分儿。未来随着英语考试考核方式的变化啊。尤其是典型考试啊,转向了语言能力型考试,那么那种不会。英语听不懂,说不出。那么就无法胜任我们今后的这种考试,那么在想轻易的拿高分儿会越来越难了。接下来第二点,关系到我们中高考的的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2017年的这版课标,很多人把他称为新课标。

        为什么叫他新课标新在哪里了?首先是在这本课标里首次明确提出了对阅读量的要求。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要求的阅读量是4万字。初中三年15万字,高中三年30万字。您会不会觉得国家提出的这些阅读量很高吗?其实,这些阅读量仅仅是为了满足初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在这版课标里,还首次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我们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背单词学语法机械操练句型。这些跟我们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完全不在一个世界里的内容。阿除叻关乎到中高考的课标。2018年6月,国家还提出了英语学习者能力等级量表。这个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是针对全体。要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提出的要求。嗯大家可能说,这个量表里实际上还是那些内容吗?听说读写语法等等。但是你要知道,在我们熟悉的这些内容后面,都加上了四个字。运用能力。

      所有这些都在明确的告诉我们,针对英语的考核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考试,你知道吗?变为语言能力型考试,你会用吗?

        这一变化呢,我们可以用布鲁姆思维分类来看待。布鲁姆思维分类呢,它分为六个层级。从低级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记忆能力啊,然后是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的英语语言的学习一直集中在。最低层的记忆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我们的教学质量也不高。那么至于我们现在提出的核心素养。要触及的理解运用评估分析创造能力等。之前是完全。没有涉及的。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的英语教学现状的情况。

        首先是只有语言课程,没有阅读指导课程。读物几乎是空白,被排除在课堂之外。在师资方面极度匮乏,能够在课堂上运用全英文授课的老师很少。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听的数量非常有限。语法翻译法机械操练句型的情景教学法占据主导地位。最后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教学和家长的需求。这些焦点都集中在拼写和语法上。大大束缚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过可喜的是啊,国家的高考指挥棒已经开始出现了。转变的趋势,所以家长们。如果再用自己十几,20年前准备高考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

        用那种方式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他们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之后的英语考试。以及面对未来社会。这样的话,我想最最乐观的结果也是,您一直拉着拽着推着陪着孩子。很辛苦的,走到了高考那一天,您和您孩子的英文能力还是不分上下。我想这对于所有的家长来讲,都是不希望看到的这个结果吧。

        其实啊,这几年我们公立学校在使用的教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英语教材经历过几个时期啊,简单的说就是建国后我们自己编写教材。到后来逐步转变成引用的教材进行改编。再到这些年,我们的教材改编的幅度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原版的教材。并且很多教材已经在向读写型教材转变了。嗯但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却没有跟上。下面呢,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讲一讲啊,我们传统教学和以读写为核心的教学的区别。

      我们来看一下我发上来的这段话啊,这是很短的一段话,是一封信。一个爸爸啊,可能出差去了,其他国家写给他儿子的。那么在我们的英语传统课堂上,当老师看到这段话里的一些内容的时候,就会眼前一亮。为什么。比如说他们看到了sunny。美金。我们可以扩展什么呢?国家首都的名字。还有,让他们眼前一亮的是什么好的andsunnycoolandwindy。这些跟描写气候的词汇我们又可以拓展。天气,天气的情况,天气的词汇啊,还有所谓。除了yourkite这些跟运动相关的名词。

      我们还可以拓展什么呢?情态动词提问的疑问句。嗯那么。对于这种教学,我们可以采用的练习形式,比如单词记忆,配对连线。完形填空。那么这一堂课下来之后。我们的学生对荣有深入的体会了吗?产生了情感态度了吗?涉及到我们英语学科所要求的核心素养了吗?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学科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我们触及了哪一点?那么这样的课堂呢,我们觉得他是通篇的。拓展词汇,拓展语法点,凌乱碎片无深度。

        其实在这一小段文本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比如,运动与文化的关系。比如南北半球的地理知识。爸爸在悉尼啊,我们游泳呢,很热啊,那问孩子你那儿冷不?风刮的大不大。所以啊,我们还可以看到呢,运动和民族地区的特色。比如在澳洲,人们对游泳的普及重视,喜爱。那么,放风筝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运动方式。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拓展一些跟地理相关的,比如说我们结合英文版的世界地图。让他们对地图有初步认识,地图上如何识别南北半球。

      所以如果我们把一个文本能够呈现出它的文化跨学科,那么才是一个整进整出已阅读。为思维的紧紧围绕文本进行的一个课堂。所以,课堂上的热闹景象往往不一定有学习在发生。我一直想梳理一下如何表述我们这些年英语教学所走的这些弯路。那么,有一次我看到了阿龚亚夫先生说的一句话,我把它发上来,我觉得总结的特别好。

      他说到希望通过知识系统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一条弯路。也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生英语,特别是我们的学生还很小,很年轻的时候,他们的这个语言区,他们的海绵这种吸收的这种能力。如此强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语言让他们作为语言去获得。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先做的事情是把语言转换成了知识点。再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储存在他们的知识去。就导致了我们对这个语言不会运用。有的家长经常说,英语啊,我好多年不碰了,我都忘了。什么会遗忘的?通常我们学到的知识会遗忘,但养成的能力不会遗忘。

      由传统的学英语(Learning English)转变为通过英语而学(Learning Through English )

        那么,英语究竟该如何学?如何教呢?那么就是由传统的学英语转变为通过英语而学。也就是说,要想满足我们对英文学习升级的需求。真正的掌握一本语言,我们必须要进行有内容的学习。那么,这个内容从何而来?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学家他说了,如果不能够在语言学习。你学习的目标语言,国家生活,原版阅读,给了你最好的语言输入环境。所以这种有内容的学习,也就是通过内容而学,他实际上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无论是母语还是非母语,是他们语言学习的方式。

        而且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兴趣,使英语的学习成为更有意义的活动。而且可以培养高层次的思维能力。那么为什么是这样啊?我下面也举几个例子。

      我放上来的这张图片上有两句话,这两句话,我想问问大家,您觉得哪一句更难?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我觉得大家都会认为。上面那句话,第一句话简单,第二句话更难。那我就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个关于这两句话来历的一个小例子。其实我经常在我的教学当中遇见。那么根据跟这两句话相关的这个例子啊。有一次,我给一位六岁左右的小家伙,做语言能力测试,我用英语问他,你叫什么呀?这孩子挺难受的,挤出来了,他的名字。那么我就能够知道啊,他能够听懂这句话,但是显然他很少自主表达。我又问了他第二个问题,就是上面那第一句话,你几岁了。

      然后我就开始跟她读一本儿书。那我给他的这本书呢,是他妈妈对我说过他的英语学习路径,大概的能力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测试以后我给他拿了一本。美国孩子学前六七个月的读物,这本读物呢,每一页上面有差不多八到十个单词组成的句子。讲的是一个爸爸带她的女儿Kate去农场看到牛看到马。

女儿说这牛太大了吗?太大了,不敢走过去看。最后看见小猫儿啊,女儿很开心,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小故事。用简单的。比较接近付现的语言,并且呢,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呈现。我们读完之后我就让他,让这个六岁的小女孩给我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但是当我用英文让他要求他来复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呢,他听不懂,然后我又用中文问了一遍。他用英文回答不了,所以呢,他用中文大概回答了一下。那么我就知道啊,他基本上能够读懂这个故事,只不过呢,用英语呢,他可能听不懂,也说不出来。然后呢,我们就对这本小书的内容啊,我向他提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呢,由易到难。为什么说由易到难呢?因为前面三个问题都是书里直接写的答案的。最后一个问题呢,书里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进行一点点的分析。比如前面第一个问题。我当然都是用英文先问他,然后他听不懂,我在用中文问,然后希望她用英文答,如果还答不了,用中文回答。

        第一个问题,我问他谁去了农场啊?书里第一页就写着那是Kate和他爸爸去了农场啊,那么他用中文回答的我。第二个问题问Kate为什么不想看马,书里有直接的答案,因为Kate说马太大了。第三个问题还是英文先提问啊,Kate还觉得哪个动物太大。因为书里一共就提到了两个动物大的动物,一个是马,一个是牛。到了第四个问题就是大家看到的,我放到群里,也纸上写的第二句话啊          Whywaskidhappytogoandseedekittensareweshould看见小猫儿高兴

      那这个时候我的这个小读者。他不仅听懂了我用英文提问,没有要我在用中文提问啊,就是英文提问。并且他用英文即刻做出了回答,说kitchenlittle。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答案啊,虽然不是一个规范的输出,但是说明什么呢?第一,孩子听懂了英文的问题。第二,他在用英语作答,答案的逻辑内容是完全正确的。还有一个更可喜的现象是什么呢?因为她主动了,主动的使用了书中的这个词汇kitten。

        你看那天下午我跟这个小朋友,我们一起经过朗读这本书,默读这本书。读的过程中,还有图文并茂在支撑这本书。并且我有讲述回顾这本书。又层层递进的提问和讨论了。那么多个问题。最终,孩子有了自然的一个呈现输出。那么对他来说,当然就是yyskatehappytogoandseethekitchens更简单。那么,为什么我和他围绕这本书做了这么多事情,孩子非但不反感,还越来越觉得有意思,有成就感呢。如果是我跟他机械操练,您觉得孩子能承受多久?能对英语发生多大兴趣,能挖掘多少他的记忆理解分析思考的能力能让他拓展。

      我们在一起第二个英语要做有内容的学习的例子。在没有语言大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很多的家长,因为这么多年总是说我们有哑巴英语,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了。而且特别重视上一个口语课。那么单纯的口语课上下来,我相信所有把孩子放到这条路上的家长你都会感觉。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和效果,这种课程呢,还是非常低效的。嗯你看外教或者其他口语老师。他能够跟您孩子交流的上限只能是在您的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能够表达的范围之内。如果孩子一直没有良好的听力的输入啊,阅读能力做基础,学来学去。他会的,还是那么简单的几句话。不会的,仍然不会稍微深入一点的交流就崩溃。

        请看一下我放上来的这个图片啊,植物。我们假设在外教的机构里,或者是在您家里啊。在口语课经过了像什么聊点儿吃啊,那么今天外教突然看见了。家里摆的这盆植物。那么咱们想象一下这次的口语与聊天儿课咱们能聊些什么?关于这个植物。这个问题我问了很多足球研究学的啊,英语同行。通常哈会说我们聊聊什么颜色吧,Whatcolorisit。但通常当你问出这个问题来的时候,如果在生活当中。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一个问题啊。

        第二个我们可以聊聊啊,比如说有几株植物,几棵植物。然后还有什么呢?有的老师说啊,咱们可以聊聊植物的名称。当然是可以,但通常这类名称都挺绕口。即便外教说出来了,那我们觉得孩子能够听清楚记住的可能性有多大。即便是当时,记住了第二天能记住的概率有多大。那么我要告诉您,我要跟孩子聊的这个口语课,我会问他。Wtouchduplantseat。植物吃什么这几个词组成的what?提问的句子不难吧,Whatdoplantseat。而且我想孩子也不会一点儿回答不出来,至少他们可以回答你,植物需要水吧。

        那么如果我的学生回答出来了,我还可以给他补充一下对吧。植物吃什么呢?阳光,水空气。对上了一堆英语课的孩子们来说啊,基本都知道。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两个。算是发朋友圈儿的吧,看这是两个二年级的学生发的朋友圈儿。第一个呢,分享的是,怎么照顾啊?怎么照顾我们的心脏和肺?第二个是关于一个力。关于写的false啊,就是咱们物理的力,你看这里面他还提到了有摩擦力呀,有重力呀。其实力这个概念呢,是我们在中学才学到的。但是他对立志他才小学公立小学二年级呀,他对立这个概念的理解啊,不是从物理教材中来的。而是从渔利相关的读物的故事中来的。

          所以说英文跟中文一样。这个语言学科的教学目标呢,应该都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这个过程呢,就是通过英语来学的过程。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呢,是销售英语学科本身的基础知识。整个的教学目标儿啊,都集中在语法记忆和脱离实际的这个使用上。这就好比是学习游泳,我们的学生一直在岸上学游泳,老师在岸上教游泳。经历了十几年甚至20年,学生老师都下不了水下去,都得淹死。那么我们将语言放在内容里去学习。就是在水里学习游泳的过程,学完了就会有了。

          因此,我们一直说英语课程不能再画地为牢。必须强调语言的内容性,鲜活性,时代感。要打破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界限。要强调学科的整合性、兼容性和丰富性,引导学生用英语去感悟世界。探索思考。所以,仅仅基于英语语言知识或单一语言技能的课程绝对不能够适应教育甚至不能够适应应试的要求。大家听到这里可能会说啊,您讲的这些是不是都是英语老师的工作呀?嗯,那确实是。但是我们要知道。教学技巧只是细枝末节。关键的问题,还是对英语教育认知的正确性和高度。

      因此,我们必须要重新认识英语学科。这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家长的要求,因为只有家长才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所以我们要看到。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阅读的过程,学习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语言的过程,这是不分家的一个过程。但是啊,但是我们毕竟是非母语者。阅读对于我们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体系,才能真正的帮助到我们。所以呢,今天我们呢,关于英语这个学科就简单分享这些。

        那么下一次我们将分享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仅仅学习教材无法掌握一门语言。因为阅读是融合融入到非母语者的语言教育中的。感谢大家今天晚上的时间,我也期待下次能够尽快跟大家。在托普朗宁教育公司提供的平台上啊进行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龙静【真英语、真阅读、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