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自己合群,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我想你的身边肯定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为了能够融入别人的圈子,不断的去迎合别人,说自己都觉得别扭的话,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有的甚至违背自己的初心和原则,活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我想你的身边肯定也有这么一类人,平时对谁都很客气友好,可是却经常独来独往,随意自在地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一个人也可以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的,活出越来越真实的自己。

你最想成为上面的哪一类人呢?

我觉得逼自己合群,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一、强融不适合自己的圈子,痛苦又可怜

在高度开放的当代社会,合群的观念根植于很多人的心中,“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广为流传,许多人为了社交而社交,发了疯似的逼自己融入一个又一个圈子。明明不是这么想的,但大家都这么想,于是自己放弃自己原有的想法,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合群,仿佛只有看起来和大家一样了,自己才是安全的。明明不想去做,但大家都做得很开心,于是自己也去做了,这样自己才不是另类。

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为了让自己融入室友和班里女生的圈子,做了很多让自己感到煎熬而痛苦的蠢事。一起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舍弃自己爱吃的,点和其他人一样的饭菜;课余时间花大量时间陪她们出去漫无目的的吃饭、逛街,参加各种热闹却没啥意义的活动;参与她们聊娱乐新闻,跟着追剧,甚至跟随着她们逃课出去玩......想方设法的让自己融入她们,变成和她们一样了,自己就不会被孤立。可是当我真的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让自己真的融入了她们的圈子时,我并没有感到开心,尤其是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时,内心很是和痛苦。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终于在某一天晚上躺在床上休息时,猛然意识到,浪费时间,只是为了迎合别人,不辜负别人,就只有选择辜负自己,这样太不值得,也太可怜。再次做回那个独来独往的自己,感觉畅快多了。

孤独是人生常态,不要为了融入某个群体,违背自己的初心,迷失了方向。与其浪费时间精力,逼自己去融入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热闹圈子,倒不如多花些时间学习与自己独处,丰富自己的生活。

二、学会独处,才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社交是一种能力,独处同样也是一种能力。

很喜欢叔本华的一句话:“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只有独处时,我们才能静静去感受内心的所思所想,才能回归到那个真实的自己。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孤独和解,是我们的人生必修课,它如同养分,不断滋养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得以不断前行。学会独处了之后,就会爱上独处,享受独处。

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打扮自己取悦自己,让自己在整洁干净的房间里尽情放松自己,听自己喜欢的歌、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或者是练习冥想或瑜伽;也会一个人去书店,点一杯咖啡,在书店静静的呆上一天,看自己心心念念的书;心血来潮的时候,会去看各种书展、画展、艺术展,看话剧看电影。

一个人的时候,只需考虑自己的感受,自己怎么喜欢怎么来,无需去权衡各种利弊,想做就去做,活得真实且恣意畅然。

你就是你,最独一无二的那个你,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三、真朋友可遇而不可求

真朋友难得,人这一生,能遇到一两个可以交心的知己实属幸福。在真朋友面前,可以放下戒备,抛弃形象,剔除顾虑,放松身心,不用担心自己哪点做的不好会惹对方不开心,可以在彼此面前畅所欲言,聊所思所想、聊感情、聊工作、聊人生,在共处的过程中,常会不自觉被疗愈。

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迫自己融入一个又一个圈子,而是应该去思考,这个圈子与自己的价值观相不相符,这个人与自己合不合得来,是否可以进一步发展更深的友谊。知己难求,让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系原有的知己。

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独处,让自己活得更加简单快乐,活出最真实最可爱的自己。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你不需要任何人的喜欢,自己喜欢就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逼自己合群,是一件很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