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让大学生喜欢的课,起码要做到这三点

网上,时常看到有人描述:大学课堂死气沉沉,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玩学生的,老师见怪不怪,学生已经习惯。

网上,也时常看到有人评论:如今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了方向,只知道吃喝玩乐,丝毫不将学习、理想、未来、就业放在心上。

网上,更市场看到有人担忧:现在的大学校园还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了?

不可否认的是,与义务教育、应试教育相比,大学校园的教学压力、学习压力显然宽松于小、初、高,课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也不同于之前的所有学段。以至于,课堂上的表现差强人意。

暂不考虑学生这个群体,他们的表现如何。仅仅从自身一名教师的角度去思考,要想上一堂学生喜欢的课,特别是提高学生“抬头率”的课,起码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有新意。作为大学生的课,既要源于教材,又要结合形势,这符合大学生当前和以后的需要。但是,仅仅只是讲教材,讲理论,讲毫无新意的内容,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知识很重要,但与学生不在同一“频道”,形成了“老师卖力的讲,学生无聊的玩”,教学效果肯定不好。为此,就要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将学生喜欢的、关注的,与课程结合起来。只有吸引学生听,就达到了成功的第一步,再将专业知识融合一起,将达到好的效果。

二是要有情怀。一堂课讲的好不好,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说,一堂课上的好不好,教师是关键。前提是,教师要热爱职业、热爱岗位、职业学生、热爱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够认真看待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思考活跃课堂的技巧。当做到了“四个热爱”,那么教师会在“备好课”上下功夫,教材内外、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相结合,以“备好课”实现“上好课”。

三是要有深度。技术的提升、知识的普及、眼界的拓宽,使每一个人对某个知识、某个观点的看法,既各有特点又具有特点。特别是,很多学生对所关心、喜欢的事情,所投入的精力、做出的付出比较大,也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所以,对于教师的授课、拓展知识具有挑战性。这就需要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充分的搜集素材,认真的做好备课,同时,也要拿出时间和精力,与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知道学生习惯、关心什么,教师也要多研究、多学习。这样,讲出的课才丰富、才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堂让大学生喜欢的课,起码要做到这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