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让我学到我要学——谈中职生学习内动力的提升

        有一种力量滋养生命,催人奋进,温暖他人,这种神秘的力量,我想称它为内动力。从心里生出来的动力只有两个:成就感和探索欲,也就是好奇心。如何让中职学生获得学业成就感,对学习产生探索欲,提升学习内动力,一直都是中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为中职班主任,我每天和学生们做着“猫捉老鼠”的游戏,我时常出现在班级的后门,查看学生们的上课状态。每次行动,都会有意外“收获”,趴桌睡觉,偷玩手机,蹲在桌下吃饭,纸笔五子棋,织毛衣…同学们在课堂上追求着自己的兴趣,例行着学校规定的出勤任务。沟通中,我发现学生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学习,自己为什么而学习,也未曾体验过学习的快乐。没有亲身体验,自然不能获益其中。

      学生们没有学习目标,作为教师,我就要为他们制定目标。10月初,我利用1+x证书选拔考试为教育契机,制定班级本阶段学习目标:全员考核冲进学年前400名,取得考试资格。接下来的学习计划十分重要,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作用记忆脑科学,以章节为单位,利用背诵后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的记忆规律,反复测试,再现知识点,把学过的知识夯实、记牢,为综合模考奠定基础。

      重中之重是实现老师看着学生学到学生自己学的转变。我将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采取小组竞赛奖励机制,每轮考试计算小组平均分,5轮考试为一个阶段,将本次复习分为三个竞赛阶段,每阶段获得第一名的小组做学习经验分享。每周测试满分名单发家长群,提出表扬。当然有奖励也有惩罚,每次考试没达到正确率98%的同学,需要在课间和中午,重新考核,当周任务必须当周完成。

        实践的具体情况如下:第一轮考试,47人参加,24人满分,不达标6人,周五自习课再次测试6人全部达标。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从晚上打游戏、看电视剧转变为寝室集体刷题;学生们个体之间展开竞赛,开始刷题PK, 并把战果分享到朋友圈;班级自习课,学生埋头苦学,时而听到学生手机测试,没达到满分的遗憾声,时而听到学生获得成功的欢呼。作为班主任的我,似乎看到了同学们备战中考的学习状态,学生们也收获了学习的快乐。

学生认真答题

      家长反馈:家长微信与班主任沟通孩子学习情况;家长给学生请病事假明显减少;父母看到孩子满分表示感谢。

      教师收获:张同学因为考试落了一套题与满分失之交臂,主动要求重考。他的理由令我感动:“老师,我复习时就想着您对我们说的话,想父母看到成绩后的感受,我想让我爸看到成绩后脸上露出笑容。”我毫不犹豫的给了他重考的机会,孩子收获满分后高兴地离开办公室。每日的陪伴也让我收获了学生对我满满的爱,车上的文字足以说明这一切。

学生在教师车上的留言

        学生的内驱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激励与启迪,教师要潜心寻找教育资源,一个联想就会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创造教育情境,充分利用学校自习时间,做好学习计划;教师要善于利用同伴影响,运用班干队伍的学习状态,以点带面,营造赶、超、比、拼的学习风气;教师要善于运用家校合力,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与家长沟通,家长的鼓励与陪伴将带给孩子巨大的学习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让我学到我要学——谈中职生学习内动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