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自动化的菜鸟无人仓

随着物流逐渐成为电商核心竞争力,阿里巴巴对物流愈加重视。2017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53亿元人民币增资旗下菜鸟网络的股份,并将在之后五年内继续投入1000亿元建设菜鸟网络物流体系。在5月底召开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再次强调,上千亿元投资仅仅只是开始,未来还将持续投入,全力以赴打造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其中,推进智能仓库的建设便是重点之一。

在此背景下,菜鸟不断加大对无人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打造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实现仓库拣选环节的自动化开始,逐步引入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如AGV搬运机器人、拣选机器人、缓存系统等,建成智能无人拣选仓,随后,能够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的无人仓也最终落地。

菜鸟无人仓解决方案

近日,菜鸟与圆通速递联合宣布,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在圆通杭州转运中心正式启用,350台机器人昼夜工作,每天可分拣超过50万个包裹,这一效率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菜鸟表示,今年“双11”之前还将在南京上线下一代机器人分拨中心,全面为行业自动化提速。

事实上,早在今年“618”期间,菜鸟无锡无人仓单仓便已投入超过500台类KIVA机器人(新型AGV,与传统AGV相比,导航方式更加先进,行驶路径不受限制,拥有更加强大的上位软件系统),成为国内同类仓库中机器人使用规模最大、运作效率最高的项目。从菜鸟在机器人仓上的投入和进程不难看出其打造“无人仓”的态度和决心。

菜鸟无人仓(如无锡仓)主要分为四大功能区域,即:立体存储仓、机器人拣选仓、机械臂拣选仓及机器人分拨区域。

立体存储仓:采用AS/RS系统,商品由机器人自动码放在托盘上,并由无人叉车送至输送线,堆垛机按指令实现商品自动入库存储以及自动出库。

机器人拣选仓:分为A、B两大区域,A/B区中间设置播种工作站,即货物合流区,通过“货到人”和“车到人”两种方式并行,配合人工完成订单商品拣选作业。订单商品拣选完毕后,包裹被送上输送线完成面单的全自动张贴以及全自动封箱。

机械臂拣选仓:主要针对中型包裹,通过无人叉车将货物送上传送带,3D相机完成箱体的自动识别,机械臂从托盘上准确抓取包裹,逐一将其投入传送带,通过交叉带分拣机实现包裹自动分拣。

机器人分拨区域:主要针对小件商品,通过高效的调度算法系统,结合工业相机快速读码技术和机器人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机器人自主运行、读码、分拣包裹等作业,并将包裹送往指定格口,包裹经螺旋升降机等设备落入集包袋。

最后,包裹通过无人叉车等设备装车后发运。

在无人仓的整个作业区域,各种物流设备的状态可实时监控,一旦遇到突发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整个物流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柔性自动化

从菜鸟无人仓中使用的各类自动化物流设备来看,整个物流系统具备更大柔性及大量 AI(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这也是菜鸟无人仓的最大特点之一。菜鸟网络资深算法专家、柔性自动化项目负责人朱礼君表示,人工智能时代自动化物流系统的新变化即柔性自动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柔性自动化的菜鸟无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