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律,家长要学会“忍”

孩子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建立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父母想要在孩子漫长的学习之路上少操点心,不被卷入辅导的痛苦之中,一定要学会“忍”,学会管住嘴。

1.忍住包办和催促,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

陪写作业,我们一定要明白,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他才是学习的主角。

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不是全程看、盯、包办,更应该是多陪伴,告诉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要忍得住看着孩子犯错不去插手,看着孩子慢吞吞的不去催,孩子一时做不好,也要忍住代替他做的冲动。

孩子始终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胜任感,这是自律的关键。

2.忍住唠叨,多在习惯培养上下功夫

孩子自律的关键,是从小培养好习惯,尤其是一些细微的习惯。

比如:

紧急的事情,先做好再玩;

要让孩子体验做事“快”的好处,赢得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完两页书,就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做作业时,玩具、零食以及电子产品等容易分心的东西不要出现在书桌上......

这些习惯和细节,才是“盯”孩子学习的关键。

培养这些小习惯时,不必唠叨太多,只要我们始终能坚守自己的底线,孩子也会尊重这些原则。

3.管住嘴,忍住不去责怪孩子

小学阶段,孩子作业做不好,可能是能力问题,也可能是态度问题。

家长、老师有信心陪孩子面对这些问题,一切都还来得及。

怕就怕,我们失去耐心,用充满情绪化的回应,切断了与孩子之间的爱的联结,再一次增加孩子在学业上感受到的痛苦。

不要因为作业,毁掉了你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最得不偿失的。

《少有地人走的路》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我们的爱与支持,才是孩子自律的真正起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养孩子的自律,家长要学会“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