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步构建知识管理体系,重组零散技能的方法

嗨,大家好。我是筝小钱,这是我们职场新人100问的第33讲。

前两天在微博收到一个私信,他说:老师,请问工作中尝试的方法如何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个问题比较庞大,知识体系包括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很多流程。你可能想知道知识树怎么构建,有了新的知识怎么摆放,不同知识怎么打通关系。这可能得讲很久。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大概分3步。每日记录,每周归纳,每个月整理分类,平时都在一个文档里。

第一,记录。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方法、感悟,都应该记录下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结构是:今天谁说了什么,我受到了什么触动,我有哪些启发,总结3个点,用010203的方式结构化记录。在开头写个总结性句子:这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方法。

就比如你听我喜马拉雅节目,听一遍再看一遍逐字稿,你再用自己的话这样记录,你相当于学了3次。

第二,归纳。每周末把记录的内容拿出来看一下,把每个方法联想3个以上的应用场景,也写在那个文档里。再归纳一下,按照两个纬度,解决的都是同一问题,应用场景一致。我基本上先按照解决同一问题整理,然后复制一个副本,把同一场景的剪切到一起,存这两个文档就够了。

第三,整理归类。每月再把这两个文档拿出来看看,有没有新的启发,补充进来,想到了新的应用场景,补充进来。

从里面拎出来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场景,建立内容输出框架,准备输出内容,比如我要讲一个这个主题的线上课,一小时,那么我要准备7000字的逐字稿,现在的资料可以支撑吗?我还得补充哪些信息?带着这个问题去微信搜狗、里搜资料,开始写稿子。

你可能说我不讲课,那我也推荐你用这个方法,因为以这个目标准备的稿子,你有对象感,内容更加有逻辑,而是7000字的稿子准备完,你能收集很多资料,每次搜集用上述记录和归纳的方法,你又有新收获。

一开始你可能只是到处收集信息,像扫落叶一样,等你走到以分享为目标的内容写作时,你就是有选择的收集树叶,更容易把一个主题研究深入一些。你不也常常觉得自己什么都略懂但都不深入吗,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同时,你也不用担心素材不够,你都准备了一个月了呀。

不过我还真的很建议大家去分享课程。我记得16年我第一次分享课程是在一个宝妈群,讲时间管理,为了准备那次课,我翻了很多书。查了特别多资料。今年我推出的第一个讲书系列课就是时间管理主题。

你发现你过去所有的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加持你,而你只需要不曾后悔那些努力,并全力去做过就好。至于收获什么的,或早或晚罢了。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如果你有职场困惑,请到新浪微博搜索筝小钱向我提问。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3步构建知识管理体系,重组零散技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