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自己的学生时代——《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之三

第四章:《上学记》

学生时代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难忘的老师,写一写他们,会让自己多一面可以自我观照的镜子:从那些好老师的身上我们学习经验获得提升的方向与力量,从糟糕的老师那里,我们得到警醒。

今天的6篇文章真正讲写作建议的是第一篇《求学生活值得写》。之前我也写过几篇自己上学时的文章,写自己遇到的好老师,写对我的成长有影响的老师。读了今天的6篇文章后,我的一个收获就是自己写东西仅仅是就事论事,缺少了“支撑”性的东西。一篇文章后面的锤炼总结才会起到升华的效果,而我有时不写,有时会一笔带过。看完这本书后要把之前的文章梳理完善一下,

第二篇《于永正成名师,不是偶然的》,讲了于永正老师教学时课前的“温馨提醒”,并由此作者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糗事,还引申了一桩小学生在寄宿制学校连续四天拉在裤子里的事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于永正老师之所以令人敬佩,我想这与他善于从学生的角度、立场、体验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是分不开的。

后面的四篇都是在讲自己的“上学记”,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金句摘抄:

1.教师是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发展走向的人。

2.一个老师一定能有一种“魔力”,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那么他做教师就成功了一大半。每一位老师都需要去琢磨自己的教学魅力从哪里来、如何修炼。

3.宽容,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优秀品质,如果你想赢得学生的心,就应该大度起来。

4.老师这个称呼,意味着要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希望与阳光,信念与力量!

5.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犯错是难免的,需要我们的宽容和理解。

6.教师的博大胸怀和行为世范最能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无声的教育,懂得自我教育,而教师也会因此赢得学生尊重,更易于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快乐。

7.西方有一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8.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老师对学生不仅要有妈妈式的爱,还要有理智、理性、策略的爱,否则学生就会感受不到或者难以接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望自己的学生时代——《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