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你的恐惧 ~ 壹

by mabel zhang,2018/8

《恐惧,给你的礼物》

德国~贝克尔,陈羚译

本月,上海杀妻藏尸案一审,宣判丈夫死刑。

滴滴约车平台,连续两名女性乘客遇害。

去年大悦城,突发一男子持刀行凶四处砍杀。

女留学生在国外好心劝架反被闺蜜男友杀死。

心理咨询室里因家暴而低头啜泣的女人。。。

凶案,暴力,听着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

很多无辜的生命因此消逝,很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或者白发人送黑发人,或者幼儿失去父母,令人心碎的哭泣久久回响。热点新闻转瞬即逝,带给我们的伤痛和震撼却无法那么快愈合,或许对受害者的亲人来说,那是之后漫长几十年里,都要去面对的惨痛。

我们可以听到一位国际安保专家,以多年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加上自身成长经历的现身说法,为我们展现了一部“每人都需要的,属于和平年代的普通人的兵法。”很多涉及日常生活的场景贯穿其中,包括如何面对陌生人的搭讪,如何处理雇员裁撤,如何应对纠缠不休的前男友。。。

fbi行为分析家认为,这是用惊心动魄故事凝视人性深渊。依靠直觉瞬间看透人生。是值得我们每人必备的生存手册,通过那些亲身经历真实的总结,史无前例地手把手教我们如何预测危险,关键时刻,就可以救你的命。

你会听到如何利用直觉面对恐惧,极具可操作性,通过很多案例描述,分析,有时像是在看悬疑片,有时又会恍然觉得,今天是不是在你我身边,上下班路上地铁里,车库里,办公室里,就曾发生类似场景。原来,我们曾与危险甚至暴力威胁就这样擦身而过,却浑然不觉,倒吸一口凉气不由感慨,或许下次,我们未必能有如此幸运,躲过一劫?

所幸我们还有机会看到,我们是如何“用自我防御着内心的虚弱,防御着关系中的恨意。因为体验恐惧和自己的虚弱,可能把对方视为敌意对象所以不喜欢恐惧。但我们却也因此觉察危险逼近,更可能保护自己。”我们因此知道“危险是感觉出来的。直觉比思考更能洞察事物。关键时刻若感到恐惧,尊重它就可救命。”

~编者,武志红

所幸,读了这本书,不是增加我们的惶恐,而是让我们更有信心有勇气,因为发现,原来我们女性内心蕴藏着巨大宝藏~直觉,只是我们一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弃之不用,白白浪费了它给我们不断发来的珍贵信号。重新打开我们的感受触角,重新感受自己身心的各种信号,让我们更真实面对自己包括自己的恐惧,反而令我们可以更安心,更健康地生活。

作者如此慷慨坦诚分享了他是如何磨练直觉,善用直觉的职业生涯经验,更是坦诚讲述了,自己如何从惨痛的成长经历中浴火重生,成为可以自助也可以助人的安保专家。面对凶犯时更是悟出,无论曾遭遇怎样暗无天日的童年,我们依然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人,可以重新塑造自己,可以享受生活,沐浴阳光。

无论对于普通听众抑或心理学专业人士看来,这些内容都毫无违和感。对那些在日常人际中遭遇暴力威胁困境,抑或面临职场恐吓危险的女性,或者困于情感恐怖主义纠缠,陷于家暴的女性,都值得驻足。

接下来我们就跟大家一起,循着内心的轨迹,重新找回或许一直被我们忽略,抑或丢失很久的直觉,一起探寻如何发现危险识别信号,确认威胁并有效避险。

第一个礼物,当女性深处险境时。。。

案例,被尾随搭讪上楼的女生遭遇凌虐。

可见,拒绝成为受害者,比一切都重要。90%以上危险都发生在最平淡无奇的日子,或许当我们放心前往从无差错的场合,可就那一回,因为以往的经验,自信或碍于情面,就可能让自己成了恶性事件的主角。

危险真的猝不及防吗?作者经过持续多年的暴力研究,预测过形形色色犯罪行为,包括谋杀,跟踪狂,潜在暗杀,被拒的前男友,性格孤僻的枕边人,愤怒的前雇员,连环杀手。我们由此发现,不仅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我们每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直觉预测危险,我们生来就能分辨自己是否身处险境,每人内心原本都有守护者。直觉能够适时提醒危险降临,指引我们安然逃离。既然没人能够永远不受内心暴力能量的蛊惑,因为它是人类一部分,不光存在于我们周围,也扎根在我们内心深处,那我们就需要学着去识别分辨,去体会直觉。

很多案例都显示,安全只能靠我们自己。自己的安全,必须自己做主,不能指望别人。直觉把我们的本能与外界相连,摆脱理性束缚,让直觉做出令人惊叹的正确预测。人类暴力行为如同一幅巨大的拼图,暴行发生前已有无数碎片,暴行发生那一刻其实是拼齐了最后一片。漫长人生,当我们仔细探究人类行为,反思本性,发现所有细节都有迹可循。所以拼齐所有碎片前,就已经可以看到整体轮廓。因为各种暴行都目标明确,理由充分,至少对行凶者本人来说,是这样的。

一个十岁男孩。曾亲眼目睹精神失常沉溺毒品的母亲射杀继父。之前家里暴行不断,于是他被迫磨练生存本能,观察蛛丝马迹,保护自己和妹妹九死一生。那些穿越时空的惨痛记忆,伤痕累累,思绪飘回,激活了识别危险信号的能力。男孩长大了,无意中多次仰仗直觉,化险为夷。只要我们留意,其实总能在后果发生前发现可监测到的预兆。

恐惧,涉及到事关个人安危的关键因素,重要性却常被低估。古话所谓自欺欺人,多半就是如此。躲避直觉,否认危险,只不过是掩耳盗铃,可后果还是要自己承担,或许我们要躲避的是对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总想有人可以守护我们,可以幸运躲开,甚至我们幻想,危险总会绕开我们。所以我们需要释放天性,把直觉从冷宫解救出来,那其实也是救了我们自己,是开始为自己的安全担起责任,有能力守护自己,才会发自内心觉得安稳。

第二个礼物,女性擅长的直觉就是最高科技。

案例,走入便利店被枪杀的警察。

科技,并不能拯救世界,机器也不具备此种能力,只有依赖直觉,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资本。有直觉保驾护航,即便身处悬崖边缘,我们也能抓住通向安全的绳索。作为自然界最杰出的作品,人类大脑在危难之时总能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将直觉提升到全新高度,创造奇迹。逻辑推理如同缓慢步行,直觉则像飞行,腾空飞翔直冲云霄,可以省略冗长的中间过程。

直觉,是基于认知发展的神秘反应,可以调动我们的既往经历,预测能力和感官信息,处理加工,这就是所谓的预测进程框架。就像是初学者大脑空无一物不受任何束缚,随时准备接受,感受,质疑,拥抱一切可能性。这就是古往今来所谓新手的好运。所以,直觉可以帮我们逃离险境破解迷局,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

我们可以观察到,那些随口一提恰恰都是真心话。相对于动物,人类总拒绝探究拒绝危险信号的指示,因无视而让自己沦为受害者。我们总在疑惑受害概率如此高,答案其实早就清晰摆在眼前,因为特别善于忽略直觉的意义。试着相信你的直觉,答案就在其中,早已被当事人牢牢掌握,不要任凭那些细节飘过。武断否定直觉,直觉失效,霉运降临,后果可能令你无法承受。直觉虽然作用强大,但若被否认,就会变得势单力薄,无法再帮到你。

善用直觉,你也可以成为预测专家。

案例,被连续十五年监控的变态追踪者。

我们要相信,其它人能做的,我也能做。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重要经验。直觉预警,我们发现自己与危险分子竟然有共同之处?心理学家会说,其实从没有所谓的犯罪心理存在,我们每人心里都有邪恶的部分。爱因斯坦曾与佛洛依德探讨,人类内心普遍存在憎恨与破坏的需求,这是人类本性,互相保护同心协力,于是世上总有毁灭与杀戮。这种生命状态从互相合作,彼此竞争的自然法则逐步进化而成。任何文化背景下,都会有暴力与谋杀发生。想要真正有效预测防范暴力伤害,就要勇于接受,犯罪之人同样属于我们这些有人性的普通人,而不是潜入我们内部的外来者。

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说。

魔鬼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那些艰难困苦的童年,可怕糟糕的父母,被虐经历,身体暴力,精神忽略,人格侮辱,都是暴力犯罪的伏笔。作为邻居,你可能毫不知情。虽然这不能成为作恶的理由,但我们可以通过童年造成的种种影响,认真考虑他人境遇,提高预测行为能力。很多罪犯有强烈的控制欲,因为他们在混乱暴力家境中成长,父母失职疏于关心孩子,控制就成为其预测他人行为的唯一方式,补偿自己不受认可与尊重的童年,越是强烈刺激,越可以激发他们的控制欲。

不幸的是,许多在暴力中成长的儿童也会把黑暗带给别人,把更多暴力宣泄在下一代身上。我们接触了太多儿时遭受暴力折磨,长大后报复社会的人,他们的童年格外不幸,尽管表面和常人一样,甚至更加友好热情,但只要运用我们的直觉稍加分辨,就能发现那些细微的危险信号,能感受到其真实意图。只有很少的犯罪分子,可以做到面对残忍场景面不改色,毫不在意,心中没有一丝波澜。

儿时经历固然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但暴力的过去并不代表暴力的现在和未来,即便历经早年不幸,也可铸就成年的辉煌。比如很多艺术家,科学家,政治人物都身体力行,在创伤中开出璀璨的花。克林顿就曾提到,儿时被继父用枪威胁。看到这些,除了让我们认真思考人类命运轨迹的多样性,也更坚信通过个人努力加上社会支持,包括我们周围任何一个关系,都可能给某些人带来鼓励肯定,情感抚慰,给那些绝望挣扎的灵魂带来一丝光亮。

所以,消灭暴力须从每个婴儿出生开始,只有从小体验过爱与尊重的生命,才懂得如何尊重其它生命。身为女性,我们一面可以为人母为人妻,温和耐心,以温情陪伴孩子成长,善待家人,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一面也可以力所能及影响周围的人,生活中或者职场里,独立自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同时也要界限清晰,善用自己的直觉识别危险信号。若感到暴力威胁,要尽力做到不激怒不纠缠,迅速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离开危险场景并主动求助。

第三个礼物,留意那些频繁闪现的救命信号。

案例,飞机上搭讪的陌生人。

我们首先要识别,然后才能避开危险。智者不与恶犬同道,我们不与恶人为伍,佛家说。人们总相信眼见为实,有些事只有先被相信,才能被看到。熟悉危险的表现,才能有效避开:

比如有人和你强拉关系。安全,是考量万物的第一准则。所以,你可以坦然拒绝,一次次看似无礼突兀的拒绝,却可起到保护作用。比如有人跟你大摆迷魂阵。你会发现所谓迷人,是一种被错误鼓励的能力,坦率诚实更可靠。比如有人不断堆砌细节,我们要留意分辨,那些琐碎细节与当下谈话情景有关吗?比如有人给你贴标签,你感到了贬低,质疑的意味,那就断然拒绝。比如有人不断挑起,激发你去反驳,有人善于空口许诺,放高利贷。有人让你不断觉得欠他人情,又难以拒绝其要求。有人主动承诺,又无视你的拒绝。这些现象,都需要你运用直觉去辨别。

正常情况下,对你没任何企图,不想从你身上获利的人,不会贸然接近你。直觉一定是对某种迹象的反馈,是衷心为你着想的。为何我们会沦陷于那些毫无来由地献殷勤,那些甜言蜜语,那些无形的霸道操控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我价值感稳定充实的人,会自然抗拒类似侵入人际边界的言行,而当我们内心某些脆弱匮乏的部分被激活,我们过于渴望被关注,过于沉溺于那些表面的热情,理想化那些温情脉脉,身不由己就陷入迷魂阵,放弃了预警

你可曾留意过那些能救命的黑色幽默?这是一种能真实表达担忧的方式。直觉有多重信号,依据事态的轻重缓急有所区别,包括恐惧,忧惧,怀疑,犹豫,迷惑,第六感,预感,好奇心。莫名烦躁,持续想法还有各种身体感觉。不要一味拒绝,试着以开放的心态考虑其出现的原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没有万无一失的对策,因为每人遇到的危险不同,所以没有标准答案。顺从抑或反抗,要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判断,策略是否合适。当我们更多地听从直觉,自己就能把握关键信息,聆听心声,就拥有了掌握全局的智慧。

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更开放地面对和接受内心的这些真切体验,想法,哪怕当时让你有些不舒服,排斥抗拒,哪怕有违一般人情世故,哪怕显得有些不够礼貌周全,可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这些或许都值得尝试。这样,我们才有机会识别貌似迷人背后的窥探,侵犯,贪婪。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觉你的恐惧 ~ 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