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节家庭教育讲座

今天听了一节家庭教育讲座,其中讲到亲子沟通的内容,感觉还不错。以下是我的笔记:

沟通:沟者渠也,通者连也。沟通本身的意思是借助某种渠道使双方能够通连。

通者不痛,痛者不通。

没有回应的沟通就是说教,是低效的。

沟通三大法宝:闭嘴、文字、肢体语言。

男孩子的爸爸要多用右手拍拍儿子,说一句: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父子感情重在义。

女孩子的妈妈要多拥抱女儿,说一句:有个女儿真好呀!母女感情重在情。

让亲子关系转为兄弟关系,闺蜜关系,关系好了,沟通自然就顺畅了。

沟通的宗旨:平等和尊重

沟通没有对错,只有立场不同。

孩子回家不愿意学习,想多放松一下,爸爸可以说:孩子,你在学校一周太辛苦了,每天学那么多科目,真心不容易,想玩也是正常的,但是你如果先把作业写了,再去玩的时候就可以安心玩耍,不会担心作业没写完,但是作业很多,今晚可能写不完,老爸建议你把分配好今晚、明天和后天的作业任务,先写完今晚需要写的作业,再玩耍。

沟通的密码:对情绪的管控

先接纳情绪,再处理问题。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沟通的两个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有的家庭餐桌是审判室,周末就是批判会

软环境:让人心情舒畅愉悦的环境比较适合沟通

和孩子沟通要优化硬环境,提升软环境。在家里沟通的时候要关掉电视,放下手机,父母可以有规划有策略的和孩子沟通,不要你一句我一句。

沟通公式:

第一步:我建议,你选择。

第二步:你选择,你承担。

第三步:你承担,我陪伴。

案例分享:

有个孩子不想参加中考,认为楼下理发店老板挣很多钱,就跟妈妈提出去学理发。

妈妈:孩子,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你这么小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了,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没想到这么远。(平等和尊重)

孩子,你不读书这个想法妈妈支持,但是能不能先做个调研,去了解一下楼下理发店老板的经营模式,然后再做最后的决定。(我建议,你选择)

孩子很感动,决定当天放学后就去调研并回来和妈妈汇报调研情况。

孩子调研回来跟妈妈交流理发店老板的不容易,发现他们的艰辛比中考更甚,所以还是决定参加中考。

妈妈:既然你自己调研做了要参加中考的决定,那么我们就好好准备参加中考,那你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采取什么措施来弥补自己的弱科?(你选择,你承担)

于是母子商量制定补差的计划。

妈妈:两只手搭在孩子肩膀上,双眼看着孩子,说:孩子,你放心去冲刺考试,考的好妈妈为你喝彩,万一考不好,大不了妈妈陪你一起从头再来!(你承担,我陪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了一节家庭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