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又要给员工加1000元工资?员工却关心什么时候分到房!

在社会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宏观背景下,更为人在意的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如果今年做到3000亿元,利润达到300亿,还给员工加工资”这一段话。试想,如果你也能够拥有这份工资,但你是否拥有拿下这份工资的能力?

有网友了解,董明珠今年将再次给员工加薪10亿元,这样每名员工每月的薪资涨幅也不会低于1000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带动经济繁荣昌盛。格力空调在家电企业这一领域尤为突出。1985年3月,格力集团成立,前身为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1991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成为中国实现千亿的专业化家电企业。一路而来,格力电器坚持“创新永无止境”的管理理念,实时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使其融合于企业发展的每一步,达到中国空调业唯一“世界名牌”产品。

如此巨大的一份价值和财富,不仅代表了企业,也体现了个人。由个人形成团体,由团体上升为企业,就好比是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少了其中任何一层都不是完整的。他们是彼此之间的纽带,相互影响,相互进步。就近日格力的“全员销售”可谓被刷了屏,她发动9万员工开微店,总额达到4592万元。

像“中国好老板”、“中国好员工”类似的语言这两年出现的频率如芝麻一样节节高。这是为什么呢?就董明珠而言,马云而言,他们能为员工加薪,为员工分房,解决他们的焦虑,以保他们在工作上的热情和注意力。但大多数的工作者,每天除了工作外,还有“家庭、孩子、租房、买房、贷款”等等更多的困扰,但却没有谁能真在的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终其一生的忙碌就只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反对工作而言,已经很少有其本质的价值和意义存在。长此以往,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

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强国,未来经济趋势发展卓越。全世界最好的投资还是在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里,家电行业大佬美的、海尔等纷纷将市场转向海外,发展产业和建厂。但是,格力的国际化没有国界,而在于分享。格力在品质上的着力是强大的,保证的是核心技术,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加薪为何这么吸引大家的眼光?

其实,原因是简单的。客观来说,钱是万能的,大家也都是希望越多越好。所以,“加薪”两字,大家是敏感的,是渴望的。常说有多大能量,就要付多大责任。既然想过加薪,就要增加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提升到相应的层次,变的不仅是薪资,更是眼界。这就是为什么格力的员工能够有如此的待遇,而且还有觉得为员工分房是应该干的事的老板。格局决定层次,更决定眼界。就像“泰山崩于前而临危不惧”的“见过世面的人”。

格力将在多领域创新,培养综合性人才。集品质、价值、企业、创造为一体。在董明珠看来:在未来,不排除实行多种加薪方式,格力将继续对员工进行激励。2019年处于进行时,经济形式,工作业绩也是进行时,我们可以把他们带向上升期,有自己的目标,外界的声音只是参考,决定者是自己。就如董明珠所说:我的梦想很简单,作为创造企业,我们心系不是自己赚多少钱,而是为社会做多少贡献。

社会性的鲶鱼效应

这样的环境下,竞争是残酷的。就好比家喻户晓的“鲶鱼效应”,相对“渔夫”而言,是采取了激励的手段。用鲶鱼作为外部力量,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原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无论是传统型团队还是自我管理型团队,时间久了,其内部成员由于互相熟悉,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从而产生惰性。因此需要制造一些紧张的氛围,保持团队的新鲜感。

未来是越来越好的,人是越活越精致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可能的,如果你具备以上这些能力,就一定是熠熠生辉的。不仅仅是格力员工加薪如此的情况,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作为老板,给员工加薪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既要让员工愿意为加薪积极干,企业又能得到更高收益,加薪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让员工为自己加薪,不是老板被动给予加薪。

2、加薪多少,拿多少工资,数据说话、结果导向、效果付费。

3、员工工资加了,企业利润也涨了,利益上是平衡的、共赢的。

给员工加薪的18种方式--干货图

固定加薪法

特别加薪法

弹性加薪法

大薪酬包法

增值加薪法

详解

一、固定加薪:

员工加了工资,但并没有增加动力,反而推高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二、KPI考核加薪:

加了绩效工资,做的却是减法,力度小,员工抱怨很多。

三、年薪制和年度加薪:

激励周期太长,加薪幅度不大,还容易造成内部攀比。

四、增值加薪法:

一手给员工加薪,一手通过促进员工增值为企业增利。只有员工赚到钱,同时企业赚到更多利润,加薪才能持续。

KSF薪酬全绩效 / 合伙人模式

您企业在用哪种方法?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

加薪是必然趋势,加多少才合理?怎样加才有激励性?企业不解决钱的问题就是大问题。一切不以加薪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必将走向失败。

强烈推荐:KSF薪酬绩效模式

1、从思维的层面来看

KSF强调的是利益平衡、打造利益共同体,将老板要的绩效与员工要的薪酬进行融合和平衡。

没有利益趋同,就不可能达成思维的统一。

2、从理念的层面来看

KSF强调激励重于考核,考核是为激励服务的,因为员工更需要激励、不喜欢考核,这是人性所在。当然,如果光有激励没有考核,激励也行不通。

因此,必须将激励与考核进行全面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3、从设计的层面来看

KSF做的是加法模式、动力系统,当前在员工与老板的市场地位愈加均衡的大环境下,只给压力、做减法的模式是得不到员工认可的。

4、KSF将员工的人性与老板的需求进行了高度的整合,

将薪酬与绩效融合成为一个系统,引导员工一边努力给自己加工资,一边为企业创造价值与增值。

老板要先懂得利他,员工要学会共赢。让员工赚到钱了,企业才能赚到更高的利润!

KSF的分钱与共赢模式

一、分谁的钱?

1、市场的钱;

2、浪费的钱;

3、新价值点的钱;

4、超值的钱;

5、高效的钱。

二、凭什么分钱?

1、员工创造了更高价值;

2、人效提高了,资源充分利用了;

3、做出了超出原来的价值、产值;

4、做出做更好更多的事情。

三、如何分钱才有意义?

寻求平衡点,比过去做得更好原则

1:只要做得比过去好,超越 标准就可以分钱原则

2:企业愿意为粘合度、匹配度高的指标付费原则

3:①平衡线思维:员工收入增加、企业利润增长给员工一份加薪计划,给企业一套改善企业的的方案;②平行线思维:平行向上、可持续良性增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粘合,实现目标一致趋同

案例:某生产经理的KSF薪酬绩效设计方案

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KSF模式,将他的薪酬分为8个部分。并且这些都是与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作为生产经理也有能力去改进的。

1、产量每增加x元,奖励y元,每减少x元,少发y元;

2、辅料成本率每降u,奖励v元,每升u,少发v元;

3、产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奖励n,每下降m%,少发n元;

4、及时交货率,每上升a%,奖励b元,每少a%,少发b元;

5、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200元,每流失1人,少发100;

此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可以私信,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董明珠又要给员工加1000元工资?员工却关心什么时候分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