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篇生信SCI一作被导师抢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从0到第n篇SCI,这是无数研究生或者科研人需要经历的过程。很多人都是体验过人生第一篇SCI的喜悦,不过也有很多人的第一篇SCI可能是悲伤的、焦虑的、担心的,因为第一作者被导师或者领导抢去了,留给他们的只有担心毕业问题或者找工作问题、评职称问题等等。最近有小伙伴就吐槽自己人生第一篇生信SCI一作被导师抢走了,自己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排在第二位,总是担心会影响以后找工作,整天闷闷不乐的。

目前的确有的导师不nice,会抢学生的一作,关键更气人的是导师没有指导过这篇文章,例如生信数据挖掘类文章或者meta分析类文章很多都是学生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虽然很多学生内容是充满了愤怒,但是也只能敢怒不敢言,毕竟自己还是想顺利毕业的,一般学生都是不敢得罪导师。关于共同第一作者排在第二位,会不会被承认,这个需要看单位的制度,不同单位制度是不一样的,很多好的单位基本上是只看排在第一位的共同第一作者,排其他位置是不认可的。当然,有共同第一作者(非第一的位置)的文章肯定比没有好,起码找工作的时候或者申请博士的时候可以在简历上列出来。

至于第一作者被导师抢了,只能说自己遇到不好的导师,所以在选导师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网上有人说看导师的人品可以通过看导师文章署名的排位,如果基本上都是处于通讯作者的位置,说明是比较正常的。如果大部分文章都是第一作者的话,就有很大可能经常抢学生的第一作者署名。关于经常抢学生第一作者的导师,人品一般都不好到哪里去,作为学生的你们应该懂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第一篇生信SCI一作被导师抢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