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2.1 计算一切时间-20190611

【100天崔律阅读营·Day6-2.1 日志】

这是2019年4月28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2.1 《奇特的一生》计算一切时间” 的学习日志。
作业片段:年度总结(1)

1.我的阅读理解:

•原文:P78 (DAY 28)
•……1966年,第一类工作共计1906小时,原计划为1900小时。与1965年相比,增加27小时。平均每日5.22小时,即5小时13分。
•了不起!每天有5小时13分钟搞纯学术工作,天天如此。整整一年没有休假,没有节假日!5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也就是说,5个小时内没有什么歇一会儿抽支烟的工夫,没有聊天谈话,没有溜达散步。仔细想想,这可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一连几年的数字结算如下:
•1937年 1840小时
•1938年 1402小时
•1939年 1362小时
•1940年 1560小时
•1941年 1342小时
•1942年 1346小时
•1943年 1612小时等
•这是基本科研工作的时间,其他一切辅助工作都没有计入。这是创造和思考的时间……
•任何一项最最繁重的工作,恐怕都不会规定这样的制度。人要给自己规定这样的制度,只能出于自己的主动。

本片段介绍的是柳翁的年度总结。
1、什么是年度总结?
——答:一般来说,年度总结是对当年的各领域的成就/成果进行总结,指明做了什么事情,获得了什么成果。然而,柳翁的年度总结不止如此。
2、柳翁的年度总结有什么特点?是关于什么的年度总结?
——答:柳翁的年度总结会计算和统计工作在一年内所花费的纯时间,并且与前一年做对比,分析是增加、减少还是保持,同时分析平均每天的该任务的纯工作时间。
本片段罗列的各项时间都是柳翁的第一类工作(即学术工作)在一年内所投入的纯时间。

【推测】柳翁也计算和统计了第二类任务、休闲娱乐等的纯时间,也记录到了年度总结,只是这个片段没有列出来。
3、柳翁为什么要做年度总结?
——答:完全处于自己的主动,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强迫他去这么做。这件事对柳翁来说一定是很有价值的。
4、从柳翁的年度总结中你有什么发现?
——答:
1)“每天有5小时13分钟搞纯学术工作,天天如此。整整一年没有休假,没有节假日!”乍一看5小时13分钟与8小时工作制相比显得不够起眼,但是因为自己也在做时间记录和统计,发现纯工作时间能够达到每天5小时的很难做到,更别提这还只是第一类工作的纯时间。
柳翁数年如一日,真的很了不起。自律达人~
2)“1966年,第一类工作共计1906小时,原计划为1900小时”,误差=(实际时间-计划时间)/实际时间=(1906-1900)/1906*100%=0.3%,这样的误差也太小了,是如何做到的呢?非常好奇。柳翁对自己工作的计划和执行真心完美——各得其所。

2.我的课后实践:

一条线:计划→执行→总结(统计)
计划的关键词:完美——各得其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不多不少。二是遵循节律。
【检查】
外部:上周和本周是考试周,不再像之前的授课周那样有日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常规任务,缺乏日程类任务(及近似日程类任务)的他律。
内部:因为从4月起没有学习微课,导致积攒了大量未学习的课程,同时因为大量课程没有学习,赶不上进度,又产生了愧疚以及比不上他人等负面情绪。过去一段时间,索性就自暴自弃了,每天除了完成基本的工作之外,只去沉迷看网络小说,导致自己的习惯也崩盘了。
也就是说,遵循节律这一点在过去的2个多月几乎都没有做到。
【实践计划】
在接下来的1个月(暑假来临前),我希望能够做到找回节律,遵循节律。
大概的节律:早晨学习当天的微课,上午学习没听的前面的微课,下午完成工作,晚上去参加社群活动,或者与朋友聚会,或者休闲,或者学习点其他的内容。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4.任何想说的话:

5.下周日加餐课,我想听:

6.【学霸题·复盘】我的阅读日志VS崔律的讲解:

我的亮点:

有关键词,有主题,有分析,有联系拓展的内容,有行动建议。

崔律的亮点:

梳理出三个部分,分别展开;梳理出一条逻辑线,针对性展开;进一步分析计划、执行、总结的重要程度;与过去的知识、经验相链接。

我要改善的点:

梳理逻辑线,针对性展开;增加细节和举例。

给崔律的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2.1 计算一切时间-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