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和永久冻土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巴黎协议的目标意味着什么

化石燃料排放必须进一步削减20%,以满足1.5°C的目标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由于湿地和永久冻土的天然气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必须比之前的估计多减少20%才能达到巴黎协议的目标。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Centre for Ecology & Hydrology)牵头的一篇新论文显示,以目前的速度,额外减排相当于人类活动5-6年的碳排放。2015年的巴黎气候协议旨在将“远低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C高于工业化前的水平,和追求努力限制气温上升到1.5°C高于工业化前的水平。”

模型模拟估计了自然湿地和永久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包括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人类化石燃料排放的影响。天然湿地是非常潮湿的地区,土壤会释放甲烷,这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在温暖的土壤中,甲烷的排放量更大,因此在温暖的气候中,甲烷的排放量会增加。永久冻土区是指永久冻结的地区。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永冻层开始解冻,导致土壤开始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有时甚至是甲烷。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自然湿地和永久冻土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结果显示“积极的反馈”的过程是不成比例的更重要的减排需要达到1.5°C的目标而不是2°C的目标。这是因为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模拟了2015-2100年期间的额外过程的影响,这两个温度目标大体相似。然而,随着排放预算达到1.5°C的目标的一半需要满足2°C的目标,自然湿地和冻土解冻的比例的影响要大得多。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的生物地球化学家Edward Comyn-Platt博士说:“自然湿地和冻土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很敏感,主要是通过土壤温度的变化。“这些排放的变化将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数量,在评估符合《巴黎气候协定》的人类排放时,必须加以考虑。”

共同作者之一、利兹大学的萨拉·查德本博士说:“我们发现,随着我们考虑降低全球变暖目标,永久冻土和甲烷的排放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反馈可能会使实现目标变得更加困难,我们的研究结果强化了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的紧迫性。”合著者,克里斯·霍亭福特博士教授生态与水文中心的,说:“我们惊讶大这些永久冻土和湿地反馈可以低变暖的目标只有1.5°c。”

你可能感兴趣的:(湿地和永久冻土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巴黎协议的目标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