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高形式的智慧

【宇宙公民】高效阅读第10期 Day6

继续践行一小时读一本书。More practice,more experience.

昨天《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到,“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而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是存在于社会的个体,所以我们要与社会和谐共处。也许昨天学习的是心法,那今天阅读的《非暴力沟通》就是从实践中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更好的沟通,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慧。——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印度哲学家

非暴力沟通听上去怪怪的,我认为这是我学习过的最强大的沟通课程之一。非暴力沟通能在你和他人沟通时,帮助你诚恳地面对对方,而不用批评、侮辱或贬低对方。

1、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一种直接的交流模式:

当我 (观察)时,我感到 (感受),因为我需要一些 (需要),你能不能 (请求)?

乍一看,是不是很简单。但在实践中,这是极其困难的。为了讲清楚这个模式,《非暴力沟通》对以下几个概念进行了比较:

观察和评论、感受和想法、普遍需要和策略、请求和命令。

2、40字法则

在高难度谈话中,简洁是很重要的。将你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用40个字(或更少)来描述。使用更多词表明你是在为自己的需要辩护,这就削弱了需要的力量。

3、当请求被拒绝时,你要怎么办

你说了你的观点,提出了请求。在理想的世界里,对方肯定答应你的请求。然而,即便是最谨慎的反馈也可能会招致抵触和敌意。应该如何回应?

就像你在高难度谈话之前就要明白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一样,听到对方的拒绝是你对他产生同理心的机会。对方感觉如何?是什么未被满足的需要让他们拒绝你?

这是最困难的部分:忽略他们的评论、想法和策略,专注于弄清楚他们的潜在需要。在冲突中,同理心比坚持或说服更有效。

“同理心就是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倾听他人的天赋。”

要产生同理心,你可以问一些旨在阐明对方感受和需要的问题:

你感到受伤是因为你需要一些理解吗?你感到愤怒是因为你需要他人认可你的工作吗?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你不需要想着让事情变好——你只需要好奇。沉默往往比言语更有力量。当你发现了别人拒绝你背后潜藏的需要时,你离找到一种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策略就更近了。

同样地,如果你是被请求者,你不得不说“不”,那么请你说明你拒绝背后的潜在需要。

最后附上今日思维导图,又是一本值得细品一读再读的书。期待明天的学习,Love it~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类最高形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