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结合”,种好辅导员工作的“责任田”

辅导员,在很多同学眼里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只要有学生的地方,都会有辅导员的身影,只要学校的事情但凡和学生有点关系,都会有辅导员的忙碌。

上得了讲台,进得了宿舍,写得了材料,组织得了活动,申报得了课题,可别说,现在的辅导员堪得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已经从一份职业逐步演变成为了事业。

在垒高的材料里、在反复的班会里、在催缴协议的埋怨里、在考研录取的喝彩里,辅导员的工作终究是一年又一年,忙忙碌碌,事情做了很多,但却有了一些职业倦怠。


要把务虚思维和务实工作紧密结合。

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有了正确、坚定的思想,还有什么事情是干不了、干不好的呢?

要认真研读文件和要求,懂得学生工作的相关规定,要善于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培育,不能仅仅只做一件事,要学会“两手弹钢琴”,合理、有序、高效规划好,动态、纠偏、调整完善好。

辅导员的日常事务要做到精细化,资助育人、心理帮扶、就业创业等等工作都是要从点到面逐步推进的,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和助力的作用,告诉其方法,监督其过程,明确其目标。

很多“硬核指标”是必须完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辛劳,学生工作的四大率(毕业率、学位率、考研率、就业率)都是需要大学四年逐步推进完成的。


要把理论研究和成果经验紧密结合。

辅导员也要做科研,申报课题、撰写高质量论文,是很多辅导员在繁杂事务性工作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辅导员的理论研究应该更多的建立在应用上,建立在学生工作的具体实践上。

有的理论研究“束之高阁”,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作用和影响,有的理论研究“偏离实际”,未能充分展现辅导员的工作风采,有的理论研究“发散多远”,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定的研究领域。

把“辛苦”转化成“成果”,把“成果”上升为“经验”,这是辅导员“知行合一”的道路。

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案例、素质能力大赛、人物评选等,都是可以展现辅导员综合能力的,也是对辅导员综合实力的一种见证。

善于钻研,是辅导员成长的必由之路。辅导员的专家化发展就是需要辅导员要把自己的“责任田”播种好、培育好、收割好,能够成为生涯导航、学科竞赛、校园文化、就业指导的某一领域的“专家里手”。


要把自我成长和学生成长紧密结合。

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对待那么多处在“拨穗期”的青年大学生,共同见证最美好的青春,在共同的时空里共同成长,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不仅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带班级、下宿舍、搞活动,很多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从中也可以发现你的学生们也在其中淬炼成长。

一个学生就是一座宝藏,从青年视角出发,深入学生中间思考,你会发现辅导员工作也可以这么做。

用同学们喜欢的方式和形式,用同学们喜欢的网文和网语,通过合适的手段、场合、平台,引起双方共鸣,带来价值引领、思想导航、学业发展、文明规范等等方面教育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效率,可以增强双方的效能感和获得感。


辅导员要把好的工作习惯融入各项工作,让自己越来越优秀,把自己培养成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让学生越来越优秀,把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时代青年,让同行、同事、领导认可,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个结合”,种好辅导员工作的“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