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一些常见的写作布局方法

一些常见的写作布局方法

教育部落 2019-01-03 18:49:09

闲来无事,出于对写作的爱好,在此谈谈自己整理的一些常见的写作学布局方法。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文章写作是个完整的系统工具,写一篇内容比较复杂的文章是需要过程的。1.“采集”阶段。作者要从生活中解决材料问题,感知外界事物,引发写作动机,明确写作目的,为写作打好基础。2.“构思”阶段。这一阶段作者要按照写作目的的要求,对采集到的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和创造,形成文章的主题,构思文章的结构,孕育文章的胚胎。3.“表述”阶段。将作者头脑中的构思结果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具体的描述出来,使内孕形成文章的蓝图。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写作布局方法:

1. 正反对比法。 布局文章时,把正反双方相对立的人、事、物、景等作对举表述,通过材料本身所含藏的正反意义的对照来显示文旨。

正反对比法的布局由于取材立意有着鲜明的可比性,诸如真、善、美与假、恶、丑之类的事物,是与非,真理与谬误等都可以运用,构成对照,所以它适用于各种文体。

2. 博引作论法。 作者在布局文章时,为了说明某种道理,博采中外古今有关材料,以便淋漓透彻的发挥文旨的写作方法。例如秦牧的《面包和盐》一文,为了表达“平凡孕育了伟大”的思想,作者先用欧洲、非洲、缅甸和中国的藏族等民间礼俗多以面包、盐、玉米、水及果品等做尊贵的礼物,说明这些平凡的东西在一定场合却体现了最崇高的价值的道理;后又以水、阳光、空气、碳、氢、氧等元素说明最平凡也是最宝贵的意思。这种博引作论的好处是使文章内容充实,说理不致空旷。

3. 一字立骨法。 即用一字或一词概括全文要旨,并用它纵贯全文,成为整个布局的中心的布局方法,又称“文眼法”。

4. 移步换景法。 是借文章中人物(多数为“我”)的行止,一步一景地描述一路上的景观、见闻和感受的布局方法。例如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作者“我”立足于“江津号”轮上,从重庆启程,顺长江而下,抵达武汉,把3天旅程中见到的晨昏日月、山势水情、名城古迹一一描状在笔下,而又随着外在景物的移换,时时插入自己因见所思而引起的情思,激情澎湃地表现了“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主题。

移步换景要求作者精心裁剪,以突出奇景壮观和独特感受;对于非重点或非主要的材料,只一笔带过,甚至略而不述。

5. 欲擒故纵法。 欲擒故纵,“擒”是目的,“纵”手段。欲擒故纵可以采取先放开一步而后再抓住要害、挑破实质的写法。

6. 先扬后抑法。布局文章时,为了突出主题,或强化某种情感,作者故意先用曲解的方法或贬低的态度写事物的某些侧面,尽量显示其不足,然后以肯定褒扬的态度科学正确的方法写其本质,充分予以肯定。

这种欲扬先抑的方法多数用来布局抒情色彩较浓重的文章,运用时要把握好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幅度和分寸。

7. 喻托寄意法。 即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喻物寄情的方法。

运用喻托寄意法,需要注意寻求喻物与托意之间的某些共同点,以显示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8. 往复叠进法。是一种一唱三叹、一波三折,在文章的刻意复叠中逐渐彰显作者的写作本意的布局方法。往复叠进是指作者在构思文章时形式上取同一性反复,但在情致和思想的内容上必须有螺旋形的上升过程,把整个文势逐步推向高潮。

9. 举纲张目法。 “纲”是指“意”,也就是全文的基本观点;“目”就是分论点,是阐述或证明基本观点而设置的各段文章的要旨。此方法多用于议论文。或在全篇首段提其纲,或于尾段点其旨,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表其“目”者多在各段的首句上显示,由此做到条贯有序、眉目清楚。

10. 误会巧合法。 误会是对自然有联系的事物的不理解;巧合是偶然性在必然性中的突显。

除了以上列举之外,还有如“逻辑归类法”、“分条切割法”“多线并进法”、“曲径通幽法”、“意识流动法”等等,不能备述。

对于布局要求,一要依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和题材、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二要在布局上不拘成法,敢于创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3-18一些常见的写作布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