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里是在拼娃,拼的就是娘自己

前几天,几个妈妈凑了一局,刚坐下,有个妈妈就给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又到了魔都“幼升小”的月份,当妈的基本都被“牛娃”简历刷屏。

简单的说,做一个牛娃,尤其是上海的牛娃,要具备以下特质:

一百天开口讲话,二岁会自己洗澡穿衣服,三岁认两千多个汉字,懂得微积分,可以自己编程……

当然,既然是牛娃,总少不了光亮的父母。牛娃们的父母果然牛气冲天,名校,海归,博士,硕士,上市公司董事,对冲基金经理……

全是精英,大家默默地看完,默默不语,干了这碗鸡汤,为自己致哀。今天的社会就是被我们这种人给拉低了智商,我们没有能为祖国争光,净拖后腿。

大家闷头吃完了刚出炉的熔岩巧克力蛋糕,喝着黑咖啡解腻。

海霞突然说:“今天难道只有能用钱把孩子塑成金山,或者能用权力和影响力,让孩子出人头地的父母,才能算得上称职吗?

你们不觉得,能帮到孩子,是好父母,可是能让孩子自己做好,才是这世界上更好的父母吗?”

海霞是我朋友的朋友,见过几次并不熟。他们在上海,她是被公司派回来的,大中华区CEO,一把手。

所以,在拼爹拼娘的道路上,她和我们根本不在一个高度上。以她的洞察力,当然知道我们在想什么,所以还没有等着大家讲话,第一次,海霞给我们讲起了她的母亲。

她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里,这些年,村子成了旅游景点,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 可是在她出生的年代里,村子很穷,生活水平也仅仅在饱腹的程度。

她的父亲常年在山外面做建筑工,她母亲要带着她和弟弟,养猪种地。在她的记忆里面,母亲总是非常忙碌,早起晚归的操劳,坐在床上盘腿补袜子,就算是休息。

在她妈妈的坚持下,虽然很穷很拮据,家里还是供她读书。虽然人人都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但在贫困的小山村里,女孩子没有人生。

和村里其他母亲不同的是,她的母亲非常渴望知识。

等到海霞认了字,妈妈让爸爸回家的时候,带回来几本过期几本发黄的杂志。

晚上,做完功课,妈妈总是在堂屋里,或者缝衣服或编箩筐,就让海霞把那些杂志,翻来复去地读给她听。

有时候,妈妈还会让海霞教她认字,从她自己的名字开始学着写。

妈妈很忙,没有拿过笔的手,非常粗笨,常常一个字写了又忘,但是每次写对了一个,都像是孩子一样的开心雀跃,眼里闪着光说,“只有蠢蛋才认输。”

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的海霞,是全镇唯一一个考上在县城中学的女学生;

她也是全县唯一个考去北京的女学生,

她还是唯一一个拿着学校特困生救济金,拿到全奖Offre去加拿大的学生。

这些年,她遇到过很多问题和困苦,很多次走不下去的时候,她的脑海里面都会浮出她和母亲在灯下,头对头写字的样子,想着母亲用家乡话说:“只有蠢蛋才认输。”

每次想到这个场景,总有微热的泪水充满眼睑,然后她知道,她绝对不是蠢蛋!

如果,今天的她算是做出了一点点成绩,那么她仅仅会写自己名字和数字的母亲,并没有能够给她任何的帮助。

可是,她贫瘠的家庭,虽然没有能给她金山,却给了她可以点金的手指头。

我们人人都希望明天会更好,可明天的更好,是基于今天的努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明天会更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父母,可以创造足够的条件,从普世的物质角度上,帮助孩子的明天会更好。

但是只有很少的父母能够教给孩子,能够以身作则的演示给孩子,怎么才能自己把自己的明天变得更好的正确方式?

在已经丧失了抽象理解能力的成年世界里,总是需要一个或“名”者“利”的价值参数,才能理解价值的意义。

然而,儿童和大人最大的不同是,在孩子们纯净的眼睛里,价值和钱并没有直接连锁的关系,眼见为实。

孩子们需要的是看到你在做什么,你怎么做,而不是你给银行账户中,赚进了多少钱?你在哪里又买了一栋房子。

前两天,我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面有个妈妈的做法,真的非常称赞。

视频中,有个总是弹不好琴的小男生。可人再小,也有自尊和脾气,他掉着眼泪一张一张的撕掉了自己的琴谱,自己在自己的思维里面,给钢琴大了一个大大的叉号。

现在,学钢琴在很多家庭里面,是一个不能碰触的伤疤,成了大人和孩子之间最直接血淋淋的裂痕,甚至深刻到原生家庭的伤害。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会怎么做?

高压责骂,逼迫孩子学习?这样不但伤害越来越大,甚至还会影响到母子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放任自流,前功尽弃?遇到困难就默许放弃,这会变成一个消极的例子,影响到孩子的人生和性格。

视频中的这个陪练的妈妈,经过思考之后,她另辟蹊径,与其逼着孩子去学习,不如自己去练好钢琴,让自己优美的琴声去感染孩子。

她背着孩子,偷偷的在纸板琴键上练习指法,然后在钢琴上同孩子合奏。孩子惊讶的眼神,充满了对妈妈的敬佩和热爱。

在人生中,努力的把自己的变得更好,自己的努力和不放弃,才是人生最高贵的价值。

今天,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好的,可是常常父母要求孩子做的,根本就是自己也没有做到,自己也没有完成,遗憾终身的事业,把自身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对于自己的家庭,自己父母有个模糊但是坚实的回忆,我们会有个内心的评判。慢慢的,我们都不过是在对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做一种复制和延续。

在中国,“焦虑”这个词的解释,就是“母亲”,这点我同意。但是如何化解母亲的焦虑?

与其拼命的要求孩子,还不如要求自己,用今天的努力,把明天的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用自己的优秀去感染孩子,让孩子从心往外希望成为你。

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为了他继续成长,这才是拼爹拼娘的最高境界,这才是教育的最好状态。

“明天你好,我会更好。”

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相信,明天的他们就可以变成今天的你,只要相信,就一定能做到!只要做到,明天一定会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哪里是在拼娃,拼的就是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