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美好让我奋力急追

  亲近母语“整本书阅读”学习记录一

              贵州省黔西县第九小学  张琴


由于缺乏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假期中,我申请了整本书阅读学习包,收到邀请码后就开始进入学习。在孩子睡后的零散时间里,进行了“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现将学习记录如下:

首先进入第一讲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岳老师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整本书阅读,并将整本书阅读与教科书单篇文章进行对比。让我们清晰的知道什么是整本书阅读?从内容、篇幅看,整本书比较长,比较有宽度,也比较有厚度,是教科书中单篇文章所无法呈现的。从阅读方式看,单篇文章阅读是精读、是咬文嚼字,整本书阅读属于略读,从课程实施形态看,单篇文章阅读是语文课的方式,而整本书的阅读,采用的是班级读书会的方式。同时用一个调查表清楚的告诉我们,语文课和读书会的区别。

二、整本书阅读课程是以儿童文学整本书为主。兼顾适合儿童阅读的成人文学作品和人文百科类整本书,通过有效的略读指导和班级读书会实施的一门课程。

三、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的意义。

1.呼应儿童的自然特征。

2.呼应儿童的母语学习。

3.呼应儿童的精神成长。

4.呼应中国母语教育的传统。

5.呼应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第二讲如何挑选一本好书?

一、好书来源。

1.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专家,听听他的推荐。

2.瞄准国际儿童文学奖。其中包括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3.关注各出版社国际大奖系列。

主要有:

(1)新蕾出版社——国际大奖小说系列

(2)21世纪出版社——彩乌鸦系列

(3)晨光出版社——常青藤国际大奖赛小说系列

(4)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国际安徒生奖书列

(5)21世纪出版社——不老泉文库。

4.关注研究机构发布的专业书单。

(1)新阅读研究所的《中国小学生阅读基础书目》。

(2)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发布的《南方分级阅读书目》。

(3)亲近母语研院发布的《小学生阅读分级书目-2016版》。

二、择选原则。

1.儿童性

2.经典性

3.教育性

三、书目的课程化

班级共读图书选择

1.适合大声朗读。

2.兼顾大多数孩子的喜好。

3.有进行深入交流与分享的必要。

第三讲:如何进行整本书导读

一、为什么要导读?

导读目的是激发儿童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二、导读是必须的吗?

如果班级阅读习惯已经养成得很好了,阅读能力很强了,就不用导读;如果班级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书籍有难度,就要导读。所以,导读课是否必须要看班级实际情况而定。

三、导读课导什么?

1.整本书的内容。

2.阅读方法。

方法与内容哪个更重要?

方法主要是:让读者知道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讲故事的方法。然而无论你怎么讲,都要结合故事内容,不能脱离故事本身。

四、怎样进行导读

(一)导读课的一般教学流程。

导入——阅读片段——分享思考——目录激趣

(二)导读课教学的注意点。

1.找寻进入成本书阅读的点。(入口)

2.选择适宜的故事片段。

(1)片段在整本书中的位置宜靠前一点。但如果故事内容没有关联性的就不一定选择靠前一点的了。

(2)从内容出发,片段是整本书中的一个小高潮。

(3)从儿童出发,片段要是儿童感兴趣的。

(4)选择的片段要相对完整。

3.选择适切的导图方式。

(1)大声朗读,悬念之处打住。

(2)讲述:对相关情节作交代。

(3)片段略读指导。

4.适当分享初读体验。

第四讲:如何推进整本书阅读

一、关于推进阅读的思考。

1.需要推进吗?答案是:阅读习惯还没养成时,新接手一个班时,需要老师协助养成习惯时就要推进。

2.怎么推进?

(1)习惯没养成时,用大声朗读的方式,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孩子们共读一本书,每天朗读10到15分钟,朗读后有一个简单的分享,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继续听读的欲望,阅读习惯好的班级,这种方法也是有效的。

(2)阅读内容有点难的,也需要老师进行推进,挑战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可用阅读学习单的方法进行推进。

二关于推进阅读的实践。

学习单的制作:

1.故事小喇叭。

2.阅读万花筒。

3.交流小平台。

4.阅读延展。

第五讲: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交流

一、发展的历程。

二、阅读的乐趣。

三、怎样确定整本书阅读交流的主题。

(一)主题的设计

首先:从作品出发。

其次:从儿童出发。(要考虑儿童的接受性)

(二)主题的设计

1.主题的设计要体现整体性,虽然主题不同,但要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主题探讨要逐步深入,前面一个主题的探讨服务于后一个主题,台阶要一步一步的跨越,体现层递性。

四、整本阅读交流课教学流程

(一)梳理故事情节。

1.运用故事地图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

2.用图画出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3.利用目录梳理故事情节。

4.对于没有小标题的书籍,可以运用补写目录或改写目录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

(二)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1.有主题,整体建构话题。

2.有张力,能引发多元思考。

3.有细节,能深入语言细部。

4.有延伸,关注现实生活。

(三)阅读推荐


第六讲: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施

一、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的基本流程。

导读——自读——交流、讨论、分享——延伸

二、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情况。

三、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时间:每周1-2节班级读书会。

2.实施方式:每学期共读2-3本书,每本书可组织多个主题的班级读书交流会。

3.教师角色:规划者、观察者、共读者

4.评价建议:(1)全面了解儿童阅读的状况。(2)考察儿童整本书阅读的发展情况。

以上六讲是岳乃红老师主讲,这六讲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情况中老师们的现状,因此,今后的学习主要方向还是要深入阅读,大量阅读,只有自己阅读量跟上后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做一个整本书阅读的规划者、观察者。

图片发自App


第七讲:如何阅读童话?

一、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但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二、童话的发展

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两个历史阶段。

三、民间童话的特点

民间童话是童话早期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他最早是作为口头文学形式出现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民间世代口耳相传。童话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为口头讲述的民间童话,被记录在纸上,印刷在书上的民间童话。

特点主要有:

1.口语讲述性。

2.固定的叙述方式。

.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4.鲜明的道主题。

四、文学童话及特征

1.书面语写作。

2.结构上呈现多层次状态。

3.塑造丰满的形象。

4.呈现纯真的儿童世界。

五、童话的表现手法

童画的幻想是通过某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其中最主要的夸张、象征和拟人。

六、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1.超人体童话形象。

2.拟人体童话形象。

3.常人体童话形象。


第八讲:如何阅读儿童故事

一、什么是儿童故事

凡是一切有人物,有情节的散文类叙事性作品,它的人物为社会所实有,事迹为世间所可能,情节合乎现实内容,适合儿童的阅读和欣赏,就是儿童故事。

二、民间故事与现代故事两者的差异。

三、儿童故事要符合一般故事的特征。

四、儿童故事的分类。

五、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

1篇幅短小,主题集中明朗。

2.情节单纯,趣味性强。

3.结构单纯,脉络清晰。

4.语言质朴明快,口语化。

第九讲:如何阅读儿童小说?

一、什么是儿童小说?

儿童小说是指少年儿童感兴趣、易接受,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以及有能力接受的小说,需要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与考虑人物、情节、主题、内涵等方面适合度和相关度。

二儿童小说的特点

儿童性、真实性,细腻性。

三、儿童小说和儿童故事的区别。

四、儿童小说的基本构成元素。

主题、人物、故事是构成小说的基本元素,三者互为因果,不可分割。

五、儿童小说的分类

1.就作品形式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2.就作品内容分有:生活小说、历史小说、传记小说、冒险小说、惊险小说、神怪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动物小说。

3.根据叙述的方式分有:第一人称儿童小说和第三人称儿童小说。

第十讲:如何阅读幻想小说?

一、什么是幻想小说?

所谓幻想小说就是将没有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描写出来,觉得这些事也许是真的发生过。

二、幻想小说的基本要素。

1.幻想小说表现的是超自然的即幻想的世界。

2.幻想小说采用的是小说式的展开,将幻想描写得如同发生了一样。

3.幻想小说与童话小说不同,其幻想世界具有二次元性,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

三、幻想小说的特质

1.要创造出能说服儿童读者难以置信的幻想世界的真实性,要敢于正实幻想。

2.采用写实主义小说的方法,为了让人相信,呈现出一种非常逼真的现象。

3.二次元结构。就是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接,形成二次元结构。

以上第七讲到第十讲是丁筱青老师所讲,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是童话?什么是儿童故事?什么是儿童小说?什么是幻想小说?我想当我们了解这些故事的特点后,再去进行阅读,应该更加容易解读文本。但我还是纸上谈兵,还没有真正实践对照学习,还待于深化与消化。

第十章以后的课例学习我需要反复听后才能做出分享,因此,今天分享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美好让我奋力急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