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8000元换800元,只因为热爱「现场摄影」


Hey,各位喵友好,我是33。

是一个舞台现场摄影爱好者。


现场摄影在摄界里,几乎是小透明的存在,100个摄影爱好者里,可能只有1个人喜欢现场摄影。

更何况,我喜欢的是地下音乐现场。


无论是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美食摄影还是现场摄影,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记录瞬间。


这也是摄影这门艺术产生的初衷。


▲ 摇滚音乐现场的震撼

Pic By 鱼子的乱七八糟



01


 我是音乐协会里的“拍照员”。 


我记得我来猫不斩面试的时候,我的简历上写着「负责校园音乐协会大小舞台演出的拍摄」,那时候汶川就问我:为什么你进的不是摄影协会?


一开始想学摄影,是高三毕业的暑假。但那只是我那时候脑海中的一个想法,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拍什么。


上了大学之后,阴差阳错却也毫无意外加入了音乐协会,我的工作内容就是给乐队乐手们拍照,从此打开了我对摄影的认知大门。



拍照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按下快门这样简简单单的动作,就能把拿相机的人,相机里的人,以及手中的相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学三年的时间里,我拍过的舞台次数寥寥数几,但在我拍过的演出照里,有师兄师姐,有同届的玩得很好的朋友,也有可爱的小师弟小师妹。


我接触现场摄影的时间不长,但我也能偶尔开开心心地哄哄自己:

「这个乐队,我拍了三年」


▲ 好风水乐队



02


 舞台摄影这条路,我是个“Lucky loser”。 


有人跟我说过:「如果你喜欢做一件事情,你就要让自己变成这件事情的主角,去感受它,理解它,然后去创造它。」


我喜欢摄影,更喜欢拍地下音乐现场。


但其实在这条道路上,我一直都是一个被“惰性”和“丧气”操控的人,所以我其实没有把很多心思真正放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面,或许是那时候的我还不够热爱这件事,我甚至都没有拥有属于自己的相机。



上了大三之后,我终于咬牙买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于是我有了好好拍照的底气。


不再满足于拍摄协会里的演出,也想看看外校的音乐节氛围,想看看更大的舞台。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终于学会该如何自己去争取机会走出音协。


▲ 第一次自己去别的学校拍演出


我是个幸运的孩子,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支持我帮助我的人。


在后青年音乐节当志愿者时,我们不负责舞台拍摄,我们的任务是记录音乐节每个角落里大大小小值得记录下来的瞬间。


▲ 在音乐节上当志愿者


然而当我在观众区捧着相机瞎晃悠的时候偶遇了李乐为老师(中国音乐节首席现场摄影师,中国最优秀的舞台摄影师之一),老师便把我这只无头苍蝇带到了官摄区,让我有更好的位置可以去拍现场。


▲ 李乐为老师


▲ Pic By 李乐为


我也会有很多大大小小乱七八糟的问题:为什么我拍的照片画面看起来那么粗糙?为什么我总是对不上焦?


我带着这些问题去问前辈们,他们都会很耐心地回答我。


有一次去问鱼子老师(知名摇滚摄影师,迷笛音乐节官方摄影师)关于照片后期的问题,收到的回答是手机屏幕一条条白色的语音框,老师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并且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还有很多信任我邀请我去拍摄的朋友,都是因为他们,才让我更有信心去拍现场。


当然,我也不全是那么幸运。


曾在大暴雨的天气拍露天的现场,天在响雷,乐手在舞台上表演,乐迷在台下欢呼,这样震撼的时刻不纪念下来怎么对得起手中的相机呢。


▲当时下着暴雨,乐手依旧进行演出


而结果是,尽管已经包了里三层外三层,相机还是淋了雨,从热靴接触不良一直到屏幕失灵,到最后直接返厂送修。尽管那时候我很穷,但佳能打电话来告诉我相机要拆机的时候,我还是咬牙答应了。


▲ 当时我已经把它包成这样了


相机坏了我难过了很久,可如今,它也是陪我经历过风雨的老铁了。



03


 现场摄影师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记录震撼人心的瞬间。 


现场摄影师的专业性在于他们能够看到普通观众看不到的画面,台上乐手的炫酷,台下乐迷的笑容,两者之间的互动,都是普通观众不一定会注意到的。


▲ 我作为乐迷用手机拍的照片


▲同一场现场专业摄影师拍的照片

Pic By Henry晏博


无论是什么方面的摄影,都是一个创作的过程,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我看来,一个舞台现场摄影师最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


要有被催图的耐心,更要有熬夜修图的毅力。现场摄影要有时效性,这是新闻的三要素之一。演出结束已经是夜晚十点钟,但还要快马加鞭修图到凌晨四五点。


▲ 音乐节现场

Pic By 李乐为


▲ 音乐节现场

Pic By 鱼子


所以很多音乐节的摄影师会现场拍摄完当场修图,以最快的速度把图交给主办方,以保证现场的情况能够及时在各大媒体平台为人所知。


自己也试过拍了一整场舞台现场,结束之后趴在地上动弹不得,然而当晚还要加班加点修图,在第二天赶出现场回顾。人是累的,但也是心甘情愿的。


▲ 经常大半夜干活




04


 8000元买的相机,拍现场赚的钱加起来不够800。  


或许有人会说「舞台现场摄影这么辛苦,报酬一定很可观吧」

并不。


大家似乎都觉得舞台现场摄影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职业(虽然真的挺低的),甚至有人说过这都不能叫做摄影师,充其量也就是个拍照员。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地下音乐现场。


我们为什么喜欢拍现场?因为热爱而已。


地下摇滚现场往往比一般的舞台现场更加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乐迷们的无拘无束和对摇滚精神的共鸣。


▲ 摇滚现场的震撼

Pic By 李乐为


摄影不该有杂念,我们就是如此单纯。

多少拍大型音乐节的摄影师,都是经过多年在小型livehouse摸爬打滚拍摄走出来的,他们不计报酬,唯一支持他们的是对摄影对音乐的热爱。


我喜欢看现场,特别是摇滚现场,但如今我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去看,我更要把它拍下来。

一边蹦迪一边拍照,对我来说已经是常事。


 ▲ 拍照的间隙还能搭着小伙伴的肩POGO

 Pic By 伽雨

记得我说过,我想当一个舞台现场摄影师。

然后我就被diss了:

「能让你拍就不错了,你还想靠这个赚钱?」


我们拍的是情怀,但对于情怀我们从不懈怠。


我想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但我没有要让它成为我的正职的打算。

毕竟坚持着热爱一件事,本就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呀。


▲ 其实一直以来都是给身边玩乐队的朋友拍照


在现场摄影的这条路上我还只是个小白,路还长,现在也不过只是一个开始。


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希望同样热爱摄影的你,无论在拍什么,都能不忘初心,一起活在热爱里。




毕竟鲁迅说过——

(我就皮一下不要打我)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拿8000元换800元,只因为热爱「现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