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13.2 挑战MBA的理由-20190716

【100天崔律阅读营·Day85-13.2日志】

这是2019年7月16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趣味30岁主题·《30岁,请痴迷于梦想》13.2挑战MBA的理由” 的学习日志。

1.我今日的收获:

1)30岁也好,35岁、40岁也好,都不要放弃追求梦想。梦想随时可以起航,也永远可以起航。
2)追求梦想也许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且不能保证结果,是一场冒险和挑战,你敢于迎接这场冒险吗?
3)在追梦之前可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明年?”深刻地剖析内心,找到更强烈的动机。
4)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无意义的付出,要勇往直前。
5)MBA录取证书是一个敲门砖,正如某些资格证书一样,可以带你进入更优秀的人所在的圈子,助你进入你心仪的行业和企业。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去顶级行业、顶级公司,培养好的工作习惯、商务礼仪,学习优秀的人的学识、经验和眼光。
多出去涨知识、长见识,多参加讲座,听一听牛人们的分享。但凡有机会,一定要去,因为现场的感受一定比线上更多、更强烈。
6)加强体力,不能倒下。作为30岁的女性,弱点是体力不太够,尤其是不能与男生特别是年轻力壮的男生相比。一定要加强体力,比如坚持晨练、瑜伽或高尔夫等周期性活动。工作越忙碌,对自己的体能要求越高。
7)强化逻辑,培养量化分析的思考方式。多选择类似科目,并要求自己获得优秀的成绩。

2.我的现状:

Be-Do-Have:我是一个自律高效、内外兼修、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和潜力的终身学习成长者。经过笔记术和关系力的学习后,又增加了一些维度。我的身体健康、生活富足、家庭幸福。我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们慷慨待人,互相使他人更成功。

现状:
1)30+1岁。
2)时间和精力更多花费在自我管理、学习成长方面,在本职工作方面教学、科研只专注于教学。为了考核合格,用更多的教学工作量来弥补科研工作。既有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也带专业选修课,每年带2、3人的毕业设计。过去一年多对课程教学和毕设指导进行了四化和经验萃取,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多是自用模板、流程、清单、思维导图,没有分享给其他同事或领导。只做教学的话,感觉评为副教授基本无望,坦白说自己也没有啥往前冲的动力。即使不看周围的同事的状况,也有一种已经看到20年后自己的样子。
感觉每天在忙完工作后有充分的时间做自我管理、学习成长是这个工作给我的最大的优势。当然,很多人会说寒暑假是最大优势,然而,我的每个寒暑假都是死循环,几乎没有一个充分利用的寒暑假,甚至我害怕迎来寒暑假,害怕节假日的到来,害怕自己的失控。
3)看到研究生的同学工作后在法国马赛交流一年,感觉非常羡慕;看到初高中的同学硕士毕业后在美国读博,然后留在美国工作,感到非常羡慕。曾经我也觉得自己会有出国留学的梦想,可是没有行动,只有恐惧和担忧。到现在,即使自己可以独立承担一部分学费、生活费,感觉自己都已经不知道要出去学什么、做什么了。总觉得,这个梦想在不知不觉中消亡了。来这里面试的时候,曾经被问过:“如果5年后你才有机会出国访学,5年内只能在国内,你能接受吗?”我当时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现在5年已经过去了,即使给我机会出国访学,我感觉我都不知道可以做什么,荒废5年的科研,没有兴趣的科研,呵呵哒~

3.我今后的行动:

1)做好当下。从自律高效+发展关系开始,巩固早睡早起、晨间微运动的习惯,继续尝试将看网络小说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坚持周一到周六听崔律的直播课,做到每天打卡。同时按照自己的节奏补4月精力升级课、5月财商课等。
每周尽量都外出参加至少1次活动,或者与朋友、有共同点或共同链接的陌生人见面,打开自己的圈子,一步步地走出去。也许有一天我会找到新的梦想,也许有一天我会重拾过去的梦想。
2)9月份报名瑜伽馆,重启瑜伽练习,加强体力,不能倒下啊,不能倒下啊。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5.任何想说的话:

好吧,感觉今天写日志的时候不知道为啥有点丧。明明是励志的一节课。也许是看到了自己与对方的差距,有产生了一些退缩之意。

  • 不要攀比,不要攀比,不要攀比。
  • 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的节奏。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13.2 挑战MBA的理由-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