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硝烟的精益敏捷》

阅读时间:2天

推荐指数:❤❤❤❤❤

这是一本神奇的小册子,无论是否有敏捷经验都推荐阅读。对于有敏捷经验的来讲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可以查漏补缺,看看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还有待提升。对于没有敏捷经验的来讲,是本很好的入门读物,因为它浓缩了scrum最精华的部分,读完后就让你恨不得马上撸起袖子在团队敏捷起来。

Agile是一种做项目的理念,提倡"快速迭代,拥抱变化“。Scrum为Agile提供了一种践行的框架,定义了三种角色(PO,Scrum master, Team), 三个工件(product backlog, sprint backlog , and increatment),以及五种活动(grooming, iteration planning, show case, retro and daily standup)。本书紧紧围绕这335的概念进行展开,总结了很多掉坑经验并给出了最佳实践,短小精悍没有一句废话。可以作为践行敏捷的手边工具书,当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翻翻这本书,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同时,这本书的画面感很强,在一个高度自组织的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参与度都非常高,在这么一个自洽的团队里实施scrum或lean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老外的思想都通常比较open,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的方式和环境也是相对open和free的, 他们原生就能接受这么open-talk 的方式参与到整个团队和项目过程中。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也来自我原来团队转型敏捷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对于中国人,从小命令式教育观念影响之下(书上和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并不激发大家积极讨论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也不提倡创新,因此在实施敏捷的过程中,还是有一种难以说出的无力感,就是参与度很低。尤其对于程序猿,大都不善言谈,并不想参与到讨论中去,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浪费他们的时间。更有甚者,有些团队leader本身就是开发出身,同样的思维方式导致推行scrum异常艰难。“如何在一个非自上而下推行敏捷的组织里,让一群不善言谈的程序猿能按照scrum的方式,有节奏的高效交付”成了我的今年要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希望在今年一季度通过在目前交付项目的一些实践,能输出一点经验和总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硝烟的精益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