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己最宝贵财富使用效率的道与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10篇文章读书心得

一、文章逻辑脉络


全文围绕科学方法为核心,以意义—概念三要素和方法本质—具体内容三个部分进行了逐步深入的阐释。

1、第一部分:意义

文章开篇就以一句简单且很吸引人的论断开头:具备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几乎是一切所谓“学习能力强”的人最基本的素质。本书前几篇关于复利曲线和商业模式都讲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上一篇更是深刻分析了“注意力”的价值,因此这一句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我很有兴趣愿意看看后面讲了到底是什么方法。阐释了本文的意义也达到了吸引人的效果,一句金句效果实现一箭双雕。

2.第二部分:概念三要素和方法本质

科学方法是书面语言,大白话就是“怎么做”。文中在这部分首先提出了认知概念需要把握三个构成要素: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然后用玻璃制造、性、赌博、毒品四个案例提出人类的通常行为模式和智慧:“不管三七二十一,用起来再说”,进而基于“语言对大脑思考的反塑造能力”和“操作系统的概念清晰”,提出对概念“坐享”的三要素进行清晰、准确和必要的分析。

3.第三部分:“坐享”的三要素

文章“坐享”的三要素分别是好处是什么?为什么有哪些好处?怎么做(复杂系统的方法、简单的方法和最终的目标)?

4.关于文章逻辑脉络的反思

对于“关于某某的方法”,我自己通常的写作思路是意义(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的三部曲,不会思考到本文的第二部分。用概念三要素的角度来分析“提升自己最宝贵财富使用效率的科学有效方法”,这个过程是一个认知方法论的过程,即用认知论的相关知识,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看,这正是用“道”来指导“形”的过程,即用规律和道理知道具体的行动和流程。本文写作逻辑中有两个值得借鉴之处:一是运用理论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质量,二是适当的金句能有增强效果。


二、精彩的例证


文章用国内著名云服务提供商“七牛”创始人许式伟在吃饭时专注于思考这个场景为例证,“我们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动不动就会发现许式伟已经沉侵到他自己的世界里,正在想着什么,完全体会不到身边发生的事情”,让读者很容易有了“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的画面感。


 三、文章批注


本篇文章题目是:有没有提高注意力使用效率的科学方法?上一篇文章《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究竟是什么?》主题是关于“注意力”这个概念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呢,那么本篇主题是关于知道“注意力”这个概念之后应该怎么办,正是上一篇的延续。两篇文章结合在一起才是对于“注意力”这个概念的完整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第二次“一字不差”地重新读研过程中,发现了之前忽略的一句话:总而言之,要集中注意力,并最终可以自如地控制注意力,才算是坐享——最终的目标是可以在越来越长的时间里自如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控制被集中的注意力。这句话很明确提出了运用“注意力”的最终目标和能力标准。让我们回顾一下注意力的另一个定义: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产出的资源。对于产出的资源而言,如果你不能控制,怎么能利用和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呢?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如此耗费注意力去思考、分析和认知“注意力”这个概念,应该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认知是为了应用。因此对于概念的认知,需要增加一个维度,在明确概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之后还要回到原点:预期效果或最终目标是什么?这一点也印证了吴伯凡指出的认知本质是人类生存的工具。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一下!

《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文章涉及了52个概念,这本书涉及了50篇文章,都是关于这个体系的认知,从工作、生活、投资、思考等各个维度或角度的拓展和延伸,正如一棵参天大树有不同的树干、树枝和树叶构成,这些维度所吸收和蕴含的思想和认知就如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枝叶所吸收的日月精华最后都融入了一个主体,实现了融会贯通。想到这里,我好似理解了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中那段故事:张三丰教授张无忌太极剑,张无忌看完之后沉思半晌,满脸喜色:这我可全忘记了,忘得干干净净。小说原文记载: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若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对于个人而言,认知体系或书中所借用的概念“操作系统”都是无形的“道”,是那颗参天大树的内在生态系统,财富自由只是这颗树结出的一个果实,身心健康、生活幸福、拥有真诚靠谱的朋友等等都是一颗一颗的果实。


四、启发


 儒家思想《大学》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佛家《华严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都包括了融会贯通的智慧,学习和认知世间的人或事,都应该思考再思考,直至其起点,拥有大局观,最终才能理顺整个系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提升自己最宝贵财富使用效率的道与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10篇文章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