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构性和隐含假设

1、分形模型中的同构性

一些经历形成我们的经验,还有我们学到的很多内容,看似没有具体的用处。但在后来遇到一些事情时,我们往往会想到以前的这些经验和知识,我们就会说彼此都是相通的。这种相通很可能就是同构性,即它们之间具有相似的生态结构。

同构性是分形创新的特点之一,第一曲线可以由很多要素组成,每个要素之间都是不同却有联系的。就像个人是个耐火材料研发技师,同时是个爱学习成长的知识焦虑者,又是个精进学佛的佛门居士,还是养生文化的爱好者。不同的身份之间看似没联系,但仔细一想还不算是完全浪费生命。

研发技师是我本职,是安身立命的饭碗。学习成长焦虑者反映了自己对本职工作的不满和迷茫。学佛居士是在拷问自己的三观,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而养生爱好者为上述种种身份提供了能量和后勤的保障,让自己持续有材可烧。

最近有点感悟的是佛门的觉心,是一种菩提心。那么自觉觉他就是自己发菩提心行菩提道,然后帮助影响他人也发菩提心。而且自利利他或自觉觉他之间就像两只脚走路,帮助他人和自我学习都是成长。也就是说帮助他人就是建立自己的净土。

养生文化的自渡渡人,实现天下皆医的大愿。生物学思维中的熵减耗散结构,是要把自己的优点长处耗散出去,把自己学习到体会到的表现出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做到自利利他。所谓教学相长,教是更好的学,可以把学到的东西更好的内化。

2、隐含假设

我们的情绪、行动、说得每一句话,背后都是有隐含假设的。但这个假设隐藏的很深,自己很难发现。这次南京高手成长营线下活动中让我发现,在老师领教的指导下,利用大家同学的力量是一个发现自己隐含假设的好方法。

在创新营中案主讲了自己企业的问题,然后同学们群智涌现,给案主提问支招。还在老师指导下,针对案主的回答来总结出来他的隐含假设。去识别这些假设,进行灵魂拷问,“是真的吗?”“真的存在吗?”“在什么条件下存在真实性?”。之后问出案主所面对的真实问题。

最后创新营上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进化发生在丛林边缘的猴子身上”。因为这些猴子总是要应对变化,环境和自然变迁的威胁,正是如此变异遗传自然选择不断进行,才有了现在的人类。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构性和隐含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