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读《教育的100种可能》(二)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李镇西老师当年经常跟他的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彭艳阳说这句话已经成了李老师的“口头禅”。书中多个故事的主人公也都提到过,可见这句话对学生影响至深。哪怕是他只教了一个学期的吴文静都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写在了大学毕业的求职简历上。还有他的学生李崇洪把这句话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宗旨,始终在践行着。李崇洪是比较特殊的警察,执行边防检查任务,被称为“国门卫士”。他的职责使命就是“让不该进来的人一个都进不来,让不该出去的人一个都出不去。”既要维护好正常的出入境秩序,又要时刻“代表中国”做一个文明的使者。李崇洪做到了,他一干就是21年,认真负责、迎来送往,既做好份内的工作,也竭尽全力地帮助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解决突发的棘手问题。因他的负责,因他的无私帮助让无数“过关人”感受到了幸福!李老师为自己拥有“让别人感到幸福的学生”而更加欣慰和幸福!这应该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与其说是李镇西老师在教导学生,不如说他自己是最好的践行者。李镇西老师带给学生的幸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他开了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先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刚刚参加工作,就大胆改革创新,不把追求分数当作自己的最终教学目标,而是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他凭着对教学的热爱,凭着扎实的学识,在课堂上挥洒自如,用激情,用智慧,用能量感染学生,尊重学生,引领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学习。以至于后来他的很多学生从事了教师这一职业都深受他的影响。

他把学生的一切当“文物”珍藏

李镇西老师有保留东西的习惯,把学生当年写给他的信,学生当年写的作文,入团申请书,甚至是一份“检讨”都保留了几年,十几年,有的竟长达四十年之久,书中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文物”的再现,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李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经历了多少教学故事,还依然保管着学生们的大量“文物”,这是怎样的教育情怀啊?几十年后,他再次把那已经发黄的文稿发给学生,那份惊喜,那份感动,怎能不让人动容?正如李老师所说:“教育的幸福就是彼此珍藏”。有这样的老师哪一个学生会不幸福呢?

他给学生留下无数温暖的瞬间

李镇西老师非常注重班集体建设,他尊重、信任、鼓励、引领每一个学生,将善良与正直植入每一个学生心间。他说:“教育的本质就是陪伴每一个孩子成长。”他常常带领学生登山,逛公园,写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创了种种有意义、有意思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日后的写作、成长,乃至为人处世深深地烙下了印痕。他和学生一起跑步,锻炼,摔跤,玩闹时甚至扭打成一团……视学生如亲人、如挚友,给学生拍照,洗照片,为学生留下了回味一生的幸福时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读《教育的100种可能》(二))